常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技术要求及应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来源:www.examda.com
1.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特点是( )。
A.只能在空气中硬化
B.只能在水中硬化
C.先在空气中硬化,然后移至水中硬化
D.在恒温恒湿环境中硬化
2.建筑石膏的化学成分是( )。
A.无水硫酸钙 B.β型半水石膏
C.型半水石膏 D.天然二水石膏
3.生石灰的分子式是( )。
A.CaCO3 B.Ca(OH)2
C.CaO D.CaCO3 Ca(OH)2
4.( )浆体在硬化初期,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生石灰 B.建筑石膏
C.水泥 D.三合土
5.石灰硬化的理想环境条件是在( )中进行。
A.水 B.潮湿环境
C.空气 D.低温环境
6.石灰在硬化过程中,体积产生( )。 来源:www.examda.com
A.微小收缩 B.不收缩也不膨胀
C.膨胀 D.较大收缩
7.石灰在使用前一般要先行熟化,这是为了( )。
A.有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降低发热量
8.石灰的水化过程为( )。
A.放热反应 B.吸热反应
C.体积收缩反应 D.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9.高强石膏的强度较高,这是因其调制浆体时的需水量( )。
A.大 B.小
C.中等 D.可大可小
10.石灰的碳化反应式是( )。
A.Ca(OH)2 C02——→CaCO3 H20
B.CaO H20——→Ca(OH)2 C02——→CaCOa HzO
C.Ca(OH)2 C02十nH20——→CaC03 (n 1)H20
D.CaO C02——→CaC03
11.建筑石膏具有许多优点,但存在最大的缺点是( )。
A.防火性差 B.易碳化
C.耐水性差 D.绝热和吸声性能差
12.下列材料中,凝结硬化最快的是( )。来源:www.examda.com
A.生石灰 B.水泥
C.粉煤灰 D.建筑石膏
13.建筑石膏的抗压强度,比下列材料中的( )高。
A.水泥 B.石灰
C.花岗岩 D.烧结砖
14.石灰在应用时不能单独应用,是因为( )。
A.熟化时体积膨胀导致破坏
B.硬化时体积收缩导致破坏
C.过火石灰的危害
D.欠火石灰过多
15.在配制混合砂浆时,常掺入石灰膏,是利用了石灰膏具有( )的特性,从而提高了砂浆的和易性。
A.保水性差 B.保水性好、可塑性好
C.硬化时收缩小 D.体积稳定性好
16.水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特点是( )。
A.只能在水中硬化
B.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
C.必须在水泥中加促硬剂
D.在饱和蒸汽中硬化
17.通用水泥的基本品种是( )。
A.硅酸盐水泥 B.粉煤灰水泥
C.矿渣水泥 D.复合水泥
18.硅酸盐水泥细度用( )表示。
A.水泥颗粒粒径 B.比表面积
C.筛余百分率 D.细度模数
19.水泥细度不合格,应按( )处理。
A.废品 B.不合格品
C.掺入其他水泥中使用 D.充当混凝土的细骨料使用
20.水泥体积安定性不合格,应按( )处理。
A.废品处理 B.用于次要工程
C.配制水泥砂浆 D.用于基础垫层
21.水泥的初凝时间,应( )。 来源:www.examda.com
A.不低于60min B.不低于45min
C.不大于30min D.不低于30min
22.用沸煮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时,只能检查出( )的影响。
A.游离CaO B.游离MgO
C.石膏 D.CaO和SO3
23.国标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是以水泥胶砂试件在( )龄期的强度来评定的。
A.28d B.3d、7d和28d
C.3d和28d D.7d和28d
24.硅酸盐水泥的最高强度等级是( )。
A.62.5和62.5R B.72.5
C.52.5 D.C50
25.测定水泥强度,必须采用( )。
A.水泥石试件 B.水泥砂浆试件
C.水泥胶砂试件 D.混凝土立方体试件
26.国家规范中规定,水泥( )检验不合格时,需作废品处理。
A.强度 B.初凝时间
C.终凝时间 D.水化热
27.在拌制混凝土选用水泥时,当( )时,需对水泥中的碱含量加以控制。
A.骨料表面有酸性污染物
B.骨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
C.用于制作盛酸性介质的设备
D.水泥中SO3含量过多
28.下列哪种工程中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 ) 来源:www.examda.com
A.预应力混凝土
B.耐酸混凝土
C.处于海水中的混凝土工程
D.高温养护混凝土
29.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在凝结硬化过程中( )的性质。
A.产生高密实度 B.体积变化均匀
C.不变形 D.体积收缩
30.在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中,各材料所占比例(按绝对体积计)大约为( )
A.骨料占20%,水泥石占30%
B.骨料占30%,水泥石占70%
C.骨料与水泥石各占50%
D.水泥石占40%,砂占40%,石子占20%
31.水泥浆在混凝土硬化前主要起(. )。
A.密实作用 B.润滑作用
C.增强作用 D.稳定体积
32.混凝土常用的砂子是( )。
A.山砂 B.海砂
C.河砂 D.人工砂
33.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稳定性是指( )。
A.泌水性和流动性 B.黏聚性和保水性
C.密实性和易成型性 D.流动性和密实性
34.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是尽量采用( )的砂。
A.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大 D.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35.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偏小时,应采取( )办法来调整。
A.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水泥浆数量
B.保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C.直接加水泥
D.单纯加水
36.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用的标准试件是( )。 来源:www.examda.com
A.70.7mm×70.7mm×70.7mm
B.100mm×100min×100mm
C.150mm×150mm×150mm
D.200mm×200mm×200mm
37.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龄期为( )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的。
A.3d、7d、28d B.3d、28d
C.7d、28d D.28d
38.坍落度是表示塑性混凝土( )的指标。
A.流动性 B.黏聚性
C.保水性 D.砂率
39.普通混凝土常用强度公式为( )。
A.f28=Afc,k(C/W-B) B.f28=Afc(W/C-B)
C.f28=Afc(C/W B) D.f28=Afc(C/W-B)
40.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泥用量 B.水灰比
C.骨料种类 D.砂率
4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p与立方体抗压强度fcu的关系是( )。
A.fcp=fcu B.fcp<fcu
C.fcp>fcu D.fcp=0.5fcu
42.测定混凝土抗拉强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
A.轴心抗拉试验法 B.弯曲试验法
C.劈裂抗拉试验法 D.快速加载试验法
43.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值是反映混凝土的( )性质。
A.耐久性 B.冲击韧性
C.变形 D.强度
44.表征混凝土抗渗性的指标是( )。
A.透水量 B.孔隙率与孔隙构造
C.抗渗等级 D.透水时间
45.表征混凝土抗冻性的指标是( )。
A.水灰比 B.冻结天数
C.冻结温度 D.抗冻等级
46.配制混凝土时,限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满足( )性质的要求。
A.强度 B.变形
C.耐久性 D.抗侵蚀性
47.选用( ),就可避免混凝土遭受碱—骨料反应而破坏。
A.碱性小的骨料 B.碱性大的骨料
C.活性骨料 D.非活性骨料
48.配制混凝土时,选择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 )。来源:www.examda.com
A.提高混凝土强度 B.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C.减小用砂量 D.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49.炎热夏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常采用的外加剂是( )。
A.早强剂 B.缓凝剂
C.引气剂 D.速凝剂
50.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优先考虑的外加剂是( )。
A.木质素磺酸钙 B.氯化钙
C.糖蜜减水剂 D.萘系减水剂
51.碳化可使混凝土的( )。
A.抗拉强度提高 B.抗压强度下降
C.碱度降低 D.收缩减少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材料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有( )。
A.矿渣粉 B.生石灰
C.建筑石膏 D.粉煤灰
E.石粉
2.建筑石膏的特性是( )。
A.凝结硬化快 B.不溶于水
C.硬化时体积微膨胀 D.防火性能好
E.石膏制品密实度高
3.熟石灰的使用形式有( )。
A.块状石灰 B.石灰膏
C.粉状熟石灰 D.碳化石灰
E.石灰制品
4.石灰浆体的硬化是依靠以下作用:( )。
A.结晶作用 B.碳化作用
C.水化作用 D.机械作用
E.蒸压作用
5.建筑石膏的应用是:( )。
A.用于室内抹灰和粉刷 B.用作外墙涂料
C.配制石膏砂浆 D.制成各种石膏板
E.用作地板材料
6.石灰不可以单独应用是因为其( )。
A.水化热大 B.抗冻性差
C.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D.强度低
E.易碳化
7.生石灰按氧化镁的含量,可分为( )。
A.过火石灰 B.欠火石灰
C.钙质石灰 D.镁质石灰
E.过期石灰
8.生石灰熟化成消石灰粉时,主要用于配制和生产( )。
A.灰土 B.砌筑砂浆
C.水泥掺和料 D.三合土
E.硅酸盐制品
9.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 )。
A.初凝时间 B.流动时间
C.终凝时间 D.搅拌时间
E.振捣时间
10.水泥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原因是( )。
A.水泥石受到腐蚀
B.含有过多的游离CaO和游离MgO
C.水泥中混入有机杂质
D.石膏掺量过多
E.水泥细度不够
11.水泥的强度等级是依据规定龄期的哪种强度来确定的?( )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折强度 D.抗冲击强度
E.抗剪强度
12.各强度等级的水泥,可根据3d强度分为( )。 来源:www.examda.com
A.普通型 B.复合型
C.早强型 D.标准型
E.高强型
13.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水泥的加水量 B.细度
C.凝结时间 D.体积安定性
E.水泥的矿物组成
14.硅酸盐水泥适用于配制( )。
A.耐热混凝土 B.高强混凝土
C.大体积混凝土 D.反复遭受冻融作用的混凝土
E.耐腐蚀要求高的混凝土
15.水泥浆在混凝土硬化前后所起的作用是( )。
A.填充作用 B.分散作用
C.聚集作用 D.润滑作用
E.胶结作用
16.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是( )。
A.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B.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C.节省水泥 D.稳定体积
E.节约水泥
17.在保证混凝土强度不变及水泥用量不增加的条件下,改善和易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
A.掺加减水剂 B.调整砂率
C.直接加水 D.增加石子用量
E.加入早强剂
18.骨料中泥和泥土块含量大,将严重降低混凝土的以下性质:( )。
A.变形性质 B.强度
C.抗冻性 D.泌水性
E.抗渗性
19.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以下含义:( )。
A.流动性 B.密实性
C.黏聚性 D.保水性
E.干硬性
20.配制混凝土时,若水泥浆过少,则导致( )。
A.黏聚性下降 B.密实性差
C.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D.保水性差、泌水性大
E.流动性增大
21.若发现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较差时,可采取下列措施来改善:( )。
A.增大水灰比 B.保持水灰比不变,适当增加水泥浆
C.适当增大砂率 D.加强振捣
E.增大粗骨料最大粒径
22.条件允许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的粗骨料,是为了( )。
A.节省骨料
B.节省水泥
C.减少混凝土干缩
D.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E.改善骨料级配
23.配制混凝土时所用砂、石,应尽量选用( )。
A.总表面积大的 B.空隙率大的
C.总表面积小的 D.空隙率小的
E.粒径小的
24.在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 )。
A.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 B.严格控制水灰比
C.选用合理砂率 D.增加用水量
E.加强施工养护
25.碳化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是( )。
A.抗压强度下降
B.抗拉和抗弯强度下降
C.碱度下降,混凝土内钢筋易生锈
D.抗冻性变差
E.体积膨胀开裂
26.混凝土常用的高效减水剂种类有( )。
A.木质素系减水剂 B.萘系减水剂
C.糖蜜类减水剂 D.水溶性树脂系减水剂
E.缓凝型减水剂
27.常用混凝土早强剂有以下几类:( )。
A.松香热聚物 B.氯盐类
C.硫酸盐类 D.三乙醇胺
E.碳酸钾
28.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必备条件是( )。
A.水泥中碱含量高
B.骨料中有机杂质含量高
C.骨料中夹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成分
D.有水存在
E.混凝土工程遭受酸雨侵蚀
29.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 )。
A.弹塑性变形 B.徐变变形
C.干湿变形 D.化学收缩
E.塑性收缩
4.1.2.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来源:www.examda.com
1. A; 2. B; 3.C; 4. B; 5.C;
6. D; ,7.C; 8. A; 9. B; ,
10. C; 11. C; 12. D; 13. B;
14. B; 15. B; 16. B; 17. A;
18. B; 19.B; 20. A; 21.B;
22. A; 23.C; 24.A; ,25. C;
26. B; 27. B; 28. A;
29. B; 30. A; 31. B; 32. C;
33. B; 34.D; 35. A; 36. C;
37.D; 38. A;, 39. D; ,40.B;
41. B; 42. C; ,43. C; 44. C;
45. D; 46. C; 47. D; 48. D; 49. B; 50.D; 51.C
[解析]
7.答案C:
石灰石在煅烧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常含有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的孔隙率小,结构致密,水化速度缓慢,在正常石灰水化硬化后,过火石灰因吸收空气中水分而逐步水化膨胀,使硬化砂浆或石灰制品产生鼓包、开裂等破坏。故在使用前必须将石灰先行熟化,常用的方法是将生石灰进行“陈伏”2周以上,使其中过火石灰在使用前,先行充分熟化,以消除其危害。
10.答案C:
石灰的碳化实际上就是石灰浆体的碳化,石灰浆体的化学成分是Ca(OH)2,其碳化反应的条件必须是在潮湿空气中才能进行,而在无水的环境下是不能进行的。
25.答案C:
由水泥石做成的试件只能反映水泥浆的内聚力,不能反映出水泥浆对砂、石材料的胶结能力,这与水泥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有差距,故不能采用水泥石试件。采用混凝土试件虽能反映水泥在使用中的实际情况,但砂石材料很难统一,并会增加检验工作的复杂性,水泥胶砂试件是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砂与水泥、水制成的胶砂试件,可以避免上述用水泥净浆或混凝土制作的试件在检验水泥时带来的麻烦。
40.答案B: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水泥强度、水灰比、骨料种类、养护条件及龄期等,其中水灰比和水泥强度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原材料一定,即水泥强度等级与骨料种类、性质已确定,则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便是水灰比。
43.答案C:来源:www.examda.com
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既有弹性变形,又有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弹性模量正是衡量混凝土抵抗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正越大表示变形越小。在计算钢筋混凝土的变形、裂缝开展及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时,均需用到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 A、C、D; 3. B、C; 4. A、B;
5.A、D; 6.C、D; 7.C、D; 8. A、D、E;
9.A、C; ,10.B、D; 11.A、C; 12.A、C;
13.B、C、D、E; 14. B; 15. A、D、E;
16. C、D、E; 17. A、B; 18. B、C、E;
19. A、C、D; 20. A、B、C; 21.B、C;
22. B、C; 23. C、D; .24. A、B; ,
25.B、C; 26. A、B、D 27. B、C、D; 28. A、C、D; 29.A、B
[解析]
10.答案B、D:
水泥中所含的游离CaO和游离MgO都是过烧的,熟化很慢,在水泥已经硬化后才进行水化,水化时体积膨胀,引起水泥石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使水泥石开裂。此外,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时,在水泥硬化很长时间后会继续生成膨胀性产物,体积增大约1.5倍,也会导致水泥石开裂。
24.答案A、B: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是混凝土的密实度。要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则所用水灰比不能太大,水泥用量不能太少,所以在国家规范中,对处于不同环境和不同类型的结构物,规定了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25.答案B、C:
混凝土在碳化前,其PH值为12~13,这种碱性介质对钢筋起保护作用。碳化后碱度下降(PH<10),此时保护钢筋的钝化膜溶解破坏,在外界的空气和水侵入时,钢筋便会生锈。此外,碳化还能引起混凝土收缩,易使混凝土表面产生微细裂缝,导致混凝土抗拉和抗弯强度下降。
上一篇:常用建筑钢材的品种及技术要求试题
下一篇:建筑抗震基本知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