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试题
4.1.4.3 主体结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来源:www.examda.com
一、单项选择题
1.模板按( )分类,可分为现场拆装式模板、固定式模板和移动式模板。
A.材料 B.结构类型
C.施工方法 D.施工顺序
2.拆装方便、通用性较强、周转率高的模板是( )。
A.大模板 B.组合钢模板
C.滑升模板 D.爬升模板
3.某梁的跨度为6m,采用钢模板、钢支柱支模时,其跨中起拱高度可为( )。
A.1mm B.2mm
C.4mm D.8mm 来源:www.examda.com
4.跨度为6m、混凝土强度为C30的现浇混凝土板,当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时方可拆除底模。
A.15N/mm2 B.21N/mm2
C.22.5N/mm2 D.30N/mm2
5.悬挑长度为1.5m、混凝土强度为C30的现浇阳台板,当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时方可拆除底模。
A.15N/mm2 B.22.5N/mm2
C.21N/mm2 D.30N/mm2
6.某混凝土梁的跨度为6.3m,采用木模板、钢支柱支模时,其跨中起拱高度可为( )。
A.1mm B.2mm
C.4mm D.12mm
7.跨度为8m、强度为C30的现浇混凝土梁,当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时方可拆除底模。
A.15N/mm2 B.21N/mm2
C.22.5N/mm2 D.30N/mm2
8.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比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提高( )。
A.1个数值 B.2个数值
C.10N/mm2 D.5N/mm2
9.6根φ10钢筋代换成φ6钢筋应为( )。
A.10φ6 B.13φ6
C.17φ6 D.21φ6
10.冷拉后的HPB235钢筋不得用作( )。
A.梁的箍筋 B.预应力钢筋
C.构件吊环 D.柱的主筋
11.某梁纵向受力钢筋为5根直径为20mm的HRB335级钢筋(抗拉强度为300N/mm2),现拟用直径为25mm的HPB235级钢筋(抗拉强度为210N/mm2)代换,所需钢筋根数为( )。
A.3根 B.4根
C.5根 D.6根 来源:www.examda.com
12.某梁宽度为250mm,纵向受力钢筋为一排4根直径为20mm的HRB335级钢筋,钢筋净间距为( )。
A.20mm B.30mm
C.40mm D.50mm
13.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中的①号钢筋外包尺寸为5980mm,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计156mm,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值为36mm,则①号钢筋下料长度为( )。
A.6172mm B.6100mm
C.6256mm D.6292mm
14.搅拌混凝土时,为了保证按配合比投料,要按砂石实际( )进行修正,调整以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A.含泥量 B.称量误差
E.含水量 D.粒径
15.浇筑柱子混凝土时,其根部应先浇( )。
A.5~10mm厚水泥浆 B.5~10mm厚水泥砂浆
C.50~100mm厚水泥砂浆 D.500mm厚石子增加一倍的混凝土
16.浇筑混凝土时,为了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 )。
A.1.5m B.2.Om
C.2.5mm D.3.Om
17.当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 )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落。
A.2m B.3m
C.4m D.5m
18.某C25混凝土在30℃时初凝时间为210min,若混凝土运输时间为60min,则混凝土浇筑和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是( )。
A.120min B.150min
C.180min D.90min
19.下列砂率适合泵送混凝土配料的是( )。
A.25% B.30%
C.45% D.60% 来源:www.examda.com
20.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为( )。
A.350kg/m3 B.320kg/m3
C.300kg/m3 D.290kg/m3
21.泵送混凝土的碎石粗骨料最大粒径d与输送管内径D之比应( )。
A.<1/3 B.>0.5
C.≤2.5 D.≤1/3
22.以下坍落度数值中,适宜泵送混凝土的是( )。
A.70mm B.100mm
C.200mm D.250mm
23.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
A.14d B.21d
C.7d D.28d
24.蒸汽养护的混凝土构件出池后,其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差不得大于( )。
A.10℃ B.20℃
C.30℃ D.40℃
25.为防止蒸汽养护的混凝土构件表面产生裂缝和疏松现象,必须在养护中设置( )。
A.静停阶段 B.升温阶段
C.恒温阶段 D.降温阶段
26.混凝土蒸汽的恒温养护时间一般为3~8h,降温速度不得超过( )。
A.10℃/h B.20℃/h
C.15℃/h D.5℃/h
27.当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很大时,宜采用( )方法进行浇筑。
A.全面分层 B.分段分层
C.斜面分层 D.局部分层
28.火山灰水泥拌制的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
A.7d B.14d
C.21d D.28d 来源:www.examda.com
29.在梁、板、柱等结构的接缝和施工缝处产生烂根的原因之一是( )。
A.混凝土强度偏低 B.养护时间不足
C.配筋不足 D.接缝处模板拼缝不严,漏浆
30.混凝土碳化会破坏钢筋表面的( ),使钢筋失去混凝土对其保护作用而锈蚀,胀裂混凝土。
A.氧化膜 B.钝化膜
C.保护层 D.三氧化二铁
31.当混凝土液相的PH值小于( )时钢筋锈蚀速度急剧加快。
A.3 B.4
C.5 D.6
32.所谓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是指在平均气温不低于( )的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使混凝土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
A.0℃ B.3℃
C.5℃ D.10℃
33.当日平均气温降到( )以下时,混凝土工程必须采用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A.0℃ B.-2℃
C.5℃ D.10℃
34.冬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32.5 B.42.5
C.52.5 D.62.5
35.冬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用量不应少于( )。来源:www.examda.com
A.300kg/m3 B.310kg/m3
D.320kg/m3 D.330kg/m3
36.冬期施工中,钢筋冷拉可在负温下进行,但温度不宜低于( )。
A.-10℃ B.-15℃
C.-5℃ D.-20℃
37.冬期施工中,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低于( )。
A.0℃ B.3℃
C.5℃ D.10℃
38.冬期施工中,钢筋冷拉可在负温下进行,如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时,冷拉控制应力应较常温下提高( )。
A.10N/mm2 B.20N/mm2
C.30N/mm2 D.40N/mm2
39.当梁的高度大于( )时,可单独浇筑。
A.0.5m B.0.8m
C.1m D.1.2m
40.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 ),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梁和板。
A.1~2h B.1~1.5h
C.0.5~lh D.1~2h
41.砂浆的稠度越大,说明砂浆的( )。
A.流动性越好 B.强度越高
C.保水性越好 D.粘结力越强
42.关于砂浆稠度的选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砌筑粗糙多孔且吸水能力较大块料,应使用稠度较小的砂浆
B.在于热条件下施工时,应增加砂浆的稠度
C.雨期施工应增加砂浆的稠度
D.冬期施工块料不浇水时,应降低砂浆的稠度
43.掺入( )不能提高砂浆的保水性。
A.粉煤灰 B.石灰膏
C.水泥 D.微沫剂
44.下列关于砌筑砂浆强度的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
A.砂浆的强度是将所取试件经28d标准养护后,测得的抗剪强度值来评定
B.砌筑砂浆的强度常分为6个等级
C.每250m3砌体、每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D.同盘砂浆只能做一组试样
45.砖墙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至少要达到( )以上。
A.90% B.80%
C.75% D.70%
46.砌砖墙留斜槎时,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 来源:www.examda.com
A.1/2 B.1/3
C.2/3 D.1/4
47.砖砌体留直槎时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每( )设一层。
A.300mm B.500mm
C.700mm D.1000mm
48.砌砖墙留直槎时,必须留成阳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每500mm留一层,每层按( )墙厚留1根,但每层最少为2根。
A.370mm B.240mm
C.120mm D.60mm
49.砌砖墙留直槎时,需加拉结筋。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拉结筋每边埋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 )。
A.50mm B.500mm
C.700mm D.1000mm
50.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一般应为( )左右。
A.3mm B.7mm
C.10mm D.15mm
51.在砖墙中留设施工洞时,洞边距墙体交接处的距离不得小于( )。
A.240mm B.360mm
C.500mm D.1000mm
52.隔墙或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 )。
A.用砂浆塞紧 B.用砖斜砌顶紧
C.用埋筋拉结 D.用现浇混凝土连接
53.某砖墙高度为2.5m,在常温的晴好天气时,最短允许( )砌完。
A.1d B.2d
C.3d D.5d
54.某砖墙高度为3.2m,在雨天施工时,最短允许( )砌完。
A.1d B.2d
C.3d D.5d
55.对于实心砖砌体宜采用( )砌筑,容易保证灰缝饱满。
A.“三一”砌砖法 B.挤浆法
C.刮浆法 D.满口灰法
56.当砌块砌体的竖向灰缝宽度为( )时,应采用C20以上细石混凝土填实。
A.15~20mm B.20~30mm
C.30~150mm D.150~300mm
57.常温下砌筑砌块墙体时,铺灰长度最多不宜超过( )。来源:www.examda.com
A.1m B.3m
C.5m D.7m
58.为了保证砌筑砂浆的强度,在保证材料合格的前提下,应重点抓好( )。
A.拌制方法 B.计量控制
C.上料顺序 D.搅拌时间
59.为了避免砌块墙体开裂,施工时砌块产品的龄期不得少于( )。
A.5~7d B.10~14d
C.15~25d D.30~50d
60.为了避免砌体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高度偏差,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准确绘制和正确树立皮数杆
B.挂线砌筑
C.采用“三一”砌法
D.提高砂浆的和易性
61.钢结构的涂装环境温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说明书如无规定时,环境温度应在( )之间。
A.4~38℃ B.4~40℃
C.5~38℃ D.5~40℃
62.钢结构涂装后至少在( )内应保护免受雨淋。
A.1h B.2h
C.3h D.4h
63.钢结构焊缝热裂纹的防止措施之一是控制焊缝的( )。
A.宽度 B.长度
C.化学成分 D.厚度
64.对钢结构焊缝冷裂纹的防止办法是:( )。
A.焊前烘烤 B.焊后速冷
C.焊条加温 D.增加焊缝厚度
65.螺栓长度大小通常是指螺栓螺头内侧到螺杆端头的长度,一般都是以( )进制。
A.2mm B.5mm
C.3mm D.10mm
66.对于( )螺栓孔必须是I类孔。
A.精制螺栓 B.粗制螺栓
C.普通螺栓 D.高强螺栓
67.在用高强螺栓进行钢结构安装中,( )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基本连接形式。
A.摩擦型连接 B.摩擦—承压型连接
C.承压型连接 D.张拉型连接
68.钢结构安装时,螺栓的紧固次序应按( )进行。
A.从两边对称向中间 B.从中间开始,对称向两边
C.从一端向另一端 D.从中间向四周扩散
69.高强度螺栓在终拧以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3扣,其中允许有( )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
A.10% B.20%
C.30% D.40%
70.一般常用规格的大六角头高强螺栓的初拧扭矩应为( )N.m。
A.200~400 B.200~300
C.300~400 D.300~500
71.对钢结构构件进行涂饰时,( )适用于油性基料的涂料。
A.弹涂法 B.刷涂法
C.擦拭法 D.喷涂法 来源:www.examda.com
72.对钢结构构件进行涂饰时,( )适用于快干性和挥发性强的涂料。
A.弹涂法 B.刷涂法
C.擦拭法 D.喷涂法
73.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及(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剪强度 D.拉伸长度
74.当钢屋架(天窗架)安装过程中垂直偏差过大时,应在屋架间加设( ),以增强稳 定性。
A.垂直支撑 B.水平支撑
C.剪刀撑 D.斜向支撑
75.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为防止焊接时夹渣、未焊透、咬肉,被焊工件与垫板必须贴紧密,采用φ4、φ3.2焊条打底时,其被焊的两构件间隙应分别不大于8mm和( )。
A.10mm B.5mm
C.5mm D.7mm
76.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为防止焊接时夹渣、未焊透、咬肉,焊条应在( )下烘2h。
A.500℃ B.200℃
C.300℃ D.400℃
77.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为防止焊接时夹渣、未焊透、咬肉,焊机二次空载电压应不小于( )。
A.60V B.80V
C.100V D.120V
78.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为防止紧固扭矩或预拉力不够,应定期校正电动或手动扳手 的扭矩值,使其偏差在( )以内。 ’
A.2% B.3%
E.4% D.5%
79.钢结构施工中,螺丝杆、螺母和垫圈应配套使用,螺纹应高出螺帽( ),以防使用时松扣降低顶紧力。
A.2扣 B.3扣
C.4扣 D.5扣
80.钢结构厂房吊车梁的安装应从( )开始。
A.有柱间支撑的跨间 B.端部第一个跨间
C.剪刀撑 D.斜向支撑
二、多项选择题
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 )。
A.刚度 B.强度
C.稳定性 D.密闭性
E.湿度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 )。
A.下沉 B.裂缝
C.起砂 D.起鼓
E.坡度
3.模板的拆除顺序一般是( )。
A.先支的先拆 B.先支的后拆
C.后支的先拆 D.后支的后拆
E.先拆板模后拆柱模
4.在使用绑扎接头时,钢筋下料长度为外包尺寸加上( )。
A.钢筋末端弯钩增长值
B.钢筋末端弯折增长值 来源:www.examda.com
C.搭接长度
D.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值
E.钢筋末端弯折的量度差值
5.钢筋锥螺纹连接方法的优点是:( )。
A.丝扣松动对接头强度影响小
B.应用范围广
C.不受气候影响
D.扭紧力矩不准对接头强度影响小
E.现场操作工序简单、速度快
6.某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全面分层法连续浇筑时,混凝土初凝时间为180min,运输时间为30min。已知上午8时开始浇筑第一层混凝土,那么可以在上午( )开始浇筑第二层混凝土。
A.9时 B.9时30分
C.10时 D.11时
E.11时30分
7.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长为6m,宽为2.1m,施工缝可留在( )。
A.距短边一侧3m且平行于短边的位置
B.距短边一侧lm且平行于短边的位置
C.距长边一侧lm且平行于长边的位置
D.距长边一侧1.5m且平行于长边的位置
E.距短边一侧2m且平行于短边的位置
8.浇筑现浇楼盖的混凝土,主梁跨度为6m,次梁跨度为5m,沿次梁方向浇筑混凝土时,( )是施工缝的合理位置。
A.距主梁轴线3m B.距主梁轴线2m
C.距主梁轴线1.5m D.距主梁轴线1.Om
E.距主梁轴线0.5m
9.以下各种情况中可能引起混凝土离析的是( )。
A.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为3m B.混凝土温度过高
C.振捣时间过长 D.运输道路不平
E.振捣棒慢插快拔
10.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宜留置在( )。
A.剪力较小位置 B.便于施工的位置
C.弯矩较小位置 D.两构件接点处
E.剪力较大位置
11.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缝一般应留在( )。
A.基础顶面 B.梁的下面
C.无梁楼板柱帽下面 D.吊车梁牛腿下面
E.柱子中间1/3范围内
12.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做到( )。
A.清除混凝土表面疏松物质及松动石子
B.将施工缝处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
C.已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N/mm2
D.已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0.5N/mm2
E.在施工缝处先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13.施工中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的因素有( )。
A.水灰比过大 B.养护时间不足
C.混凝土产生离析 D.振捣时间短
E.洒水过多
14.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方法有:( )。
A.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 B.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降低水灰比
C.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D.增加水泥用量
E.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15.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的目的是( )。
A.降低水化热 B.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
C.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D.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
E.提高抗裂度 来源:www.examda.com
16.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是( )。
A.接缝处模板拼缝不严,漏浆 B.模板局部沉降
C.拆模过早 D.养护时间过短
E.混凝土养护期间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
17.对砌筑砂浆的技术要求主要包含( )等几个方面。
A.流动性 B.保水性
C.强度 D.坍落度
E.粘结力
18.砌筑砂浆粘结力的大小,将影响砌体的( )。
A.抗剪强度 B.耐久性
C.稳定性 D.抗冻性
R.抗震能力
19.砖墙砌筑时,在( )处不得留槎。
A.洞El B.转角
C.墙体中间 D.纵横墙交接
E.隔墙与主墙交接
20.砖墙上不得留脚手眼的部位包括( )。
A.空斗墙、半砖墙和砖柱
B.宽度小于lm的窗间墙
C.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范围内
D.距洞口240mm处
E.距转角300mm处
21.对设有构造柱的抗震多层砖房,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A.构造柱拆模后再砌墙
B.墙与柱沿高度方向每500mm设一道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应不少于lm
E.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
D.与构造柱连接处的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得小于500mm
E.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进后退
22.砌筑空心砖墙时应符合( )要求。
A.不够整砖处用烧结普通砖补砌
B.承重空心砖的孔洞应呈水平方向砌筑
C.非承重空心砖墙的底部至少砌三皮实心砖
D.门口两侧一砖长范围内用实心砖砌筑
E.半砖厚的空心砖墙应加设水平拉结筋或设置实心砖带
23.钢筋砖过梁的正确施工做法是( )。
A.底部配置1~2根钢筋
B.钢筋每端伸入墙内不应少于240mm,并作90°弯钩埋入墙的竖缝内
C.钢筋上至少六皮砖用M5.0砂浆砌筑
D.施工时先在模板上铺设30mm厚1:3水泥砂浆,将钢筋均匀埋入砂浆层中再砌砖
E.第一皮砖顺砌
24.砌块砌体施工前应绘制出砌块排列图,其要求包括( )。
A.上下皮砖块的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高度的1/3
B.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用砌块相互搭接,不得镶砖
C.当纵横墙不能互相搭接时,应设置钢筋网片
D.水平灰缝厚度一般应为10~20mm,配筋时为20~25mm
E.镶砖应侧砌或斜砌来源:www.examda.com
25.预防砌筑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的措施是( )。
A.水泥砂浆尽量用高强水泥配制
B.不用细砂
C.严格控制塑化材料的质量和掺量
D.随拌随用
E.灰桶中的砂浆经常翻拌和清底
26.预防墙面灰缝不平直、游丁走缝的措施是( )。
A.砌前先撂底(摆砖样)
B.设好皮数杆
C.挂线砌筑
D.每砌一步架,顺墙面向上弹引一定数量的立线
E.采用“三一”砌法
27.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时,常用的连接形式主要有:( )。
A.平接连接 B.搭接连接
C.T形连接 D.Y形连接
E.X形连接
28.在高强螺栓施工中,摩擦面的处理方法有( )。
A.喷砂(A.)法 B.化学处理—酸洗法
C.砂轮打磨法 D.汽油擦拭法
E.钢丝刷人工除锈
29.钢结构构件的防腐施涂的顺序一般是( )。
A.先上后下 B.先易后难
C.先左后右 D.先阴角后阳角
E.先内后外
30.钢结构组装的方法包括地样法和( )。
A.仿形复制装配法 B.立装法
C.卧装法 D.胎模装配法
E.顺序装配法
31.钢结构的主要焊接方法有( )。
A.对焊 B.手工电弧焊
C.气体保护焊 D.埋弧焊
E.电渣焊
32.钢结构的焊接变形可分为波浪形失稳变形和( )。
A.线性缩短 B.线性伸长
C.角变形 D.弯曲变形
E.扭曲变形
33.焊接残余变形的影响因素有:焊接截面积、工件的预热及( )。
A.焊接热输 B.焊缝长度
C.焊接方法 D.接头形式
E.焊接层数
34.高强螺栓连接施工的主要检验项目包括:螺栓实物最小荷载检验以及( )。
A.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应力复验
B.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检验
C.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
D.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系数检验
E.高强度螺栓抗拉强度验算
35.为防止焊接时夹渣、未焊透、咬肉,最后一层焊缝距母材表面间距符合要求的是( )。
A.1mm B.1.5mm
C.2mm D.2.5mm
E.3mm
36.焊接件材质和焊条不明时,应进行( ),合格后才能使用。
A.可焊性检验 B.机械性能检验
C.焊条直径检验 D.焊接件材质厚度检验
E.化学分析 来源:www.examda.com
4.1.4.3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D; 4. C; 5.D; 6.D;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C; 13. B; 14. C; 15. C; 16. B; 17. B;
18. B; 19. C; 20. C; 21. D; 22. B;
23. C; 24. B; 25. A; 26. A; 27. B;
28. C; 29. D; 30. B; 31. B; 32. C;
33. C; 34. B; 35. A; 36. D; 37. C;
38. C; 39. C; 40. B; 41. A; 42. B;
43. C; 44. A; 45. B; 46. C; 47. B;
48. C; 49. D; 50. C; 51. C; ,52. B;
53. B; 54. C; 55. A; 56. C; 57. C;
58.B; 59.D; 60. A; 61. C; 62.D;
63.C; 64. A; 65. B; 66.A; 67. A;
68. B; 69. A; 70.B; 71. B; 72.D;
73. A; 74. A; ?5. C; 76. C; 77. B;
78.D; 79.B; 80. A
[解析]
9.答案C:
6ф10钢筋的截面积为6×3.14×52=471mm2,代换成ф6钢筋应为471÷(3.14×32)=16.66根≈17根,所以选C,即17根ф6钢筋。
11.答案C:来源:www.examda.com
按抗拉设计值相等原则代换:As2=As1×fy1/fy2。此题中:
Asl=5×(1/4)×π×209=1571mm2
已知:fy1=300(N/mm2),fy2=210N/mm2可得:
As2=1571×300÷210=2244mm2
用直径为25mm的HPB235钢筋代换,所需钢筋根数为:
2244/(1/4)×π×252=4.57取5根
12.答案C:
钢筋净间距=(250-2×25-4×20)÷3=40mm
18.答案B:
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时间之和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已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210min,减去运输时间即为浇筑和间歇时间,即210-60=150min
52.答案B:
隔墙或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需预留100~200mm左右的高度,待墙体干燥和沉降基本完成后(不少于7d),再用普通实心砖斜砌,与上层结构顶紧。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 A、B、C、D; 3. B、C; 4. A、B、C;
5.B、C、E; ,6. A、B、C; ,7. A、B、E; 8. A、B;
9.A、C、D; 10. A、B; 11. A、B、C、D; 12. A、B、C、E;
13. A、B、D; 14. A、B、C、E; 15. B、C、D、E;
16. B、C、D、E; 17. A、B、C、E; 18. A、B、C、E;
19. B、D; 20. A、B、C、E; 21.B、C; 22. A、C、D、E;
23. B、C、D; 24. A、B、C、D; 25.B、C、D、E;
26. A、B、C、D; 27. A、B、C; 28. A、B、C、E;
29. A、B、C、E; 30. A、B、C、D; 31. B、C、D、E;
32. A、C、D、E; 33.A、C、D、E; 34. A、B、C、D; 35.A、B; 36.A、B、E
[解析]
6.答案A、B、C: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已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80min,运输时间为30min,那么180-30=150min即为两层的时间间隔,如两层的时间间隔小于150min即可连续浇筑混凝土,否则应留施工缝,待第一层混凝土达到1.2N/mm2方可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如A.9时减8时等于1小时小于150min,即可连续浇筑第二层混凝土;B.9时30分减8时等于1小时30分小于150min,即可连续浇筑第二层混凝土;C.10时减8时等于2小时小于150min,即可连续浇筑第二层混凝土;D.11时减8时等于3小时大于150min,不可连续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应留施工缝,待第一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方可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同理E.也不可连续浇筑第二层混凝土。
7.答案A、B、E:
该楼板长宽比大于2为单向板,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A、B、E均满足此条件。
上一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试题
下一篇: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