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工程经济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课程: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视频课程简章
工程类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二级造价师 一级建筑师 二级建筑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结构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工程类  注册测绘师 环评工程师 城乡规划师 房地产估价师 电气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造价实训 BIM
财经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统计师 初级审计师 中级审计师 基金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
健康类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健康管理师 育婴师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中医养生保健师 小儿推拿师
综合类  导游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实训 软考高级职称 软考中级职称 英语翻译资格 公共英语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管理与实务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的应用习题答案

4.2.3.2 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的应用习题答案 来源:www.examda.com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A
二、多项选择题
1.B、D、E; 2.C、D; 3.A、C、E; 4.A、B、D
三、案例题
[案例1]答: 来源:www.examda.com
(1)该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和管理问题;设计计算问题;建筑材料不合格;违反建设程序。
(2)依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工程质量事故可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
该质量事故属于重大事故。因为屋架倒塌属于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倒塌,造成了人员伤亡,且经济损失超过10万元。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程序:
①进行事故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②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需处理,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
④事故处理;
⑤检查事故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⑥事故处理结论;
⑦提交处理方案。
[案例2]答:
(1)施工单位应用排列图方法来分析。


A类:0~80%主要因素,砂粒径过细、砂含泥量过大;
B类:80%~90%次要因素,砂浆配合比不当、后期养护不良;
C类:90%~100%一般因素,其他三项为一般因素。
(2)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砂粒径过细、砂含泥量过大。
(3)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即4M1E,指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
[案例3]答:
(1)该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是材料质量问题,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施工管理问题,生产单位弄虚作假、欺骗用P,供应商采购并提供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施工单位未获得每批水泥合格证情况下,未严格按规定对进场的每批水泥进行复试,建设单位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及技术素质不做考核情况下,错误选择供应商,未按规定委托监理等。
(2)工程质事故处理程序:来源:www.examda.com
①进行事故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②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需处理,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
④事故处理;
⑤检查事故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⑥事故处理结论;
⑦提交处理方案。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
①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②重视消除事故原因。
③注意综合治理。
④正确确定处理范围。
⑤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
⑥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
⑦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
⑧确保事故处理期的安全。
(4)处理方案:拆除重建。
由于混凝土实体内水泥质量严重不合格,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和建筑物耐久性,因此,必须对11~14层拆除重浇,然后重新验收。
(5)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案例4]答:
(1)该起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建筑制品屋面板质量不合格;违背建设程序,未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立项,未经设计出正式图纸就仓促开工;施工和管理问题,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管理紊乱。
(2)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①进行事故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②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需处理,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
④事故处理;
⑤检查事故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⑥事故处理结论;
⑦提交处理方案。来源:www.examda.com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
①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②重视消除事故原因。
③注意综合治理。
④正确确定处理范围。
⑤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
⑥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
⑦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
⑧确保事故处理期的安全。
(4)对质量问题可采取的处理方案有:封闭防护、结构卸荷、加固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案例5]答:
(1)针对本题特点,施工单位应选择排列图法进行分析。
(2)主要质量问题:
①画排列表

③分析:通过排列图分析,主要的质量问题是预制构件表面出现蜂窝麻面和局部漏筋。对于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主要是保护钢筋和混凝土不受侵蚀,可用1:(2~2.5)水泥砂浆抹面修整;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应除掉附近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骨料颗粒,用清水洗刷干净并充分润湿后,再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案例6]答:
(1)该质量问题可不作处理。原因是混凝土试块强度不足是检验中的质量问题,经测试论证后能够达到要求,因此可不作处理。
(2)对该质量问题可采取的处理方案有:封闭防护、结构卸荷、加固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处理的基本要求是:
①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目的;
②重视消除事故原因;
③注意综合治理;
④正确确定处理范围;
⑤正确选择处理时间和方法;
⑥加强事故处理的检查验收工作;
⑦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
⑧确保事故处理期的安全。来源:www.examda.com
[案例7]答:
(1)施工单位分析了该混凝土试块强度的直方图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1)B;2)C。
(2)直方图的主要用途是:整理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即数据分布的集中或离散状况,从中掌握质量状态;观察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稳定和受控状态以及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3)如果直方图成偏态分布,说明生产过程不正常。可能的原因是生产过程存在影响质量的系统因素,或者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直方图的方法不当。
[案例8]答:
(1)该质量事故属于三级重大事故。依据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三级重大事故。上述《规定》第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为三级重大事故。
(2)造成该质量事故的原因:设计计算问题,设计存在明显缺陷,雨篷梁和雨篷板不符合设计规范;施工和管理问题,施工时不同程度存在不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违背建设程序,未报建、审批、办理施工、质量监督手续。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①进行事故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②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需处理,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
④事故处理;
⑤检查事故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⑥事故处理结论;
⑦提交处理方案。
[案例9]答:
(1)造成该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建筑结构使用不当,学校改变建筑结构使用功能,造成局部荷载增大,超过楼板承载能力。
(2)该校称该工程未过保修期,因此该质量责任应由市第二建筑公司承担,此说法是错误的。原因是该质量问题是由学校使用不当造成,因此虽然未过保修期,但并非施工单位的过失造成,因此该质量责任由第二建筑公司承担的说法是错误的。
(3)对质量问题可采取的处理方案有:封闭防护、结构卸荷、加固补强、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案例10]答:
(1)该工程质量危害:破坏地面的使用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2)原因:
①细石混凝土水灰比过大,坍落度过大;
②地面压光时机掌握不当;
③养护不当;
④细石混凝土地面尚未达到足够强度就上人或机械等进行下道工序,使地面表层遭受摩擦等作用导致地面起砂;
⑤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预防措施:
①严格控制水灰比;
②正确掌握压光时间;
③地面压光后,加强养护;
④合理安排工序流程,避免上人过早;
⑤不得使用过期、受潮水泥。
[案例11]答:
(1)砂浆稠度和保水性不合规定,产生沉淀和泌水现象,铺摊和挤浆较为困难造成的危害是:影响砌筑质量,降低砂浆与砖的粘结力。
预防措施是:低强度水泥砂浆尽量不用高强水泥配制,不用细砂,严格控制塑化材料的质量和掺量,加强砂浆拌制计划性,随拌随用,灰桶中的砂浆经常翻拌、清底。
(2)数皮砖同缝(通缝、直缝)、里外两张皮,砖柱采用包心法砌筑,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围通天缝的危害是:影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
预防措施是:对工人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规范方法组砌,缺损砖应分散使用,少用半砖,禁用碎砖。


上一篇: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试题
下一篇: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