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标准预测试卷(一)标准答案
1B2D3D4B5B
6D7C8B9C10C
11D12B13D14B15A
16D17C18B19B20A
【解析】
3答案D:
(1)先求出支座反力,RA=P;
(2)然后可求分别求出A点、中心点、B点处的弯矩数值,分别为MA=PL;M中心=1/2PL;MB=0。
8答案B:
钢筋经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其强度和硬度提高,但塑性和韧性降低。
10答案C:
地基是受建筑物荷载影响的土层,它不是建筑构造的基本组成部分。
19答案B:
组织形式应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结构复杂程度、专业特点、人员素质和地域范围确定。大中型项目宜按矩阵式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经理部,远离企业管理层的大中型项目,宜按项目式或事业部式组织形式设置项目经理部。
二、多项选择题
1A、D2A、D3B、C、D4A、B、D、E5A、C、D、E
6B、C、D、E7B、D、E8A、C、D、E9A、B、C、E10A、C、E
【解析】
2答案A、D:
在工程应用中钢材的塑性指标通常用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而建筑用钢的强度指标通常用抗拉屈服强度和抗拉极限强度表示。
5答案A、C、D、E:
导墙的作用包括:挡土作用;作为测量的基准;作为重物的支撑;维持稳定液面的作用。
三、案例题
案例一
【解析】本案例重点考核的是双代号网络计划关键线路的确定、时间参数的计算(1A422021)及施工进度控制(1A422030)。
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及其步骤是:工作持续时间Di-j→最早开始时间ESi-j→最早完成时间EFi-j→计划工期Tp→最迟完成时间LFi-j→最迟开始时间LSi-j→总时差TFi-j→自由时差FFi-j。
主要公式为:
ESi-j=0(i=1)
ESi-j=ESh-i Dh-i
ESi-j=max{ESh-i Dh-i}
ESi-j=ESi-j Di-j
Tp=max{EFi-n}
LFi-n=Tp
LFi-j=min{LFj-k-Dj-k}
LSi-j=LFi-j-Di-j
TFi-j=LSi-j-ESi-j=LFi-j-EFi-j
FFi-j=ESj-k-ESi-j-Di-j=ESj-k-EFi-j
FFi-n=Tp-ESi-n-Di-n=Tp-EFi-n
关键线路的确定可根据两点:
(1)从起点节点到终点节点为止,线路时间最长;
(2)工作总时差为零的线路。
工期费用的调整原则是:压缩有压缩潜力的、压缩后质量有保证的、增加的赶工费最少的关键工作。
【答案】
1.该网络计划共有四条工作线路,其计算工期分别为:
A→C→D→F ,20天
A→E→F,19天
A→E→H,22天
B→G→H,19天
其中,关键线路为①-②-⑤-⑦-⑧,关键工作为A、E、H。
1. 该网络图的时间参数如图1-3所示。
图1-3
工作B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3,0
工作C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2,0
工作G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3,3
3.工作C和工作G共用一台施工机械且需按先后顺序施工时,有两种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按先C后G顺序施工,调整后网络计划及时间参数如图1-4所示。
图1-4
方案二:按先G后C顺序施工,调整后网络计划及时间参数如图1-5所示。
图1-5
通过上述两方案的比较,方案一的工期比方案二的工期短,且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因此,应按先C后G顺序组织施工较为合理。
案例二
【解析】本案例重点考核的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范围、保修期限、保修程序及经济责任(1A431023)。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是指对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在保修期限内出现的质量缺陷,予以修复。而质量缺陷,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合同的约定。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约定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双方约定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建筑工程的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应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出现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
【答案】
1根据《建筑法》规定,应由业主承担责任。
2可视为业主已接收该项工程,但不能免除承包方负责保修的责任。
3承包商保修责任,应依据建设工程保修规定履行。
4业主和承包商可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按合同条款规定提出仲裁或诉讼。
5钢筋隐蔽验收要点是:
① 按施工图核查纵向受力钢筋,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间距、形状;
② 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构造钢筋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③ 钢筋锚固长度,箍筋加密区及加密间距;
④ 检查钢筋接头:如绑扎搭接,要检查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率);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要检查外观质量,取样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是否达到要求,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数量(接头百分率)。
案例三
【解析】本案例重点考核的是施工项目安全控制中的脚手架工程(1A424000)。
脚手架工程交底与验收程序为:
(1) 脚手架搭设前,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交底;
(2) 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规定分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3) 对脚手架验收应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进行整改,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应按实测数据进行记录,并由监测人员签字。
【答案】
1承重螺栓安装不合理,造成螺栓实际承受的载荷远超过材料能够承受的载荷;脚手架整体超重,实际载荷是原设计载荷的2.7倍,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施工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落实,设计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盲目和擅自变更施工方案;发现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施工队伍管理松驰是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可分段式整体提升脚手架这一专项技术本身存在重大缺陷。该脚手架没有完整的下坠安全装置;架体承重螺栓强度的安全强度不足,也是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重要因素。
2按照建设部《工程质量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本工程这起重大事故可定为三级重大事故。因为规定中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
(1) 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
(2) 重伤20人以上;
(3) 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3重大事故书面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企业名称;
(2)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 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 事故报告单位。
4项目经理对合同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1) 在项目施工生产全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要求,严格履行安全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2) 认真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施工项目安全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交接验收使用制度;
(3) 领导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研究分析合同项目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生产问题,并及时落实解决;
(4) 发生事故,及时上报,保护好现场,做好抢救工作,积极配合调查,认真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认真吸取教训。
案例四
【解析】本案例涉及到预付款工程数量的计算、保修金的计算、工程价款的调价、每月付款的最低限制、预付工程款的扣回等问题。在计算前两个月的工程价款、工程师应签证的工程款、实际应签发的付款凭证时应注意签发付款凭证最低金额的问题,在计算后两个月的工程价款、工程师应签证的工程款、实际应签发的付款凭证时还应注意实际工程量是否超出计划工程量以及预付款的扣回。
【答案】
1预付款金额为:(2300×180+3200×160)×20%=18.52万元。
2第一个月工程量价款为:500×180+700×160=20.2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20.2×0.95=19.19万元<25万元。
第一个月不予签发付款凭证。
第二个月工程量价款为:800×180 900×160=28.8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28.8×0.95=27.36万元。
19.19 27.36=46.55>25万元。
实际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46.55万元。
第三个月工程量价款为:800×180 800×160=27.2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27.2×0.95=25.84万元>25万元。
应扣预付款为:18.52×50%=9.26万元。
应付款为:25.84-9.26=16.58<25万元。
第三个月不予签发付款凭证。
第四个月甲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为2700m3,已超出估算工程量的10%,超出部分其单价应进行调整。
超过估算工程量的10%的工程量为:2700-2300×(1 10%)=170m3。
这部分工程量单价应调整为:180×0.9=162元/m3。
甲项工程工程量价款为:(600-170) ×180 170×180×0.9=10.5万元。
乙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为3000 m3,没有超过原估算工程量。
乙项工程工程量价款为:600×160=9.6万元。
本月完成甲、乙两项工程量价款为:10.5 9.6=20.1万元。
应签证的工程款为:20.1×0.95=19.1万元 。
第四个月应签发的付款凭证金额为:16.58 19.1-18.52×50%=26.42万元 。
3通常情况下,发包人只办理总包的付款事项。分包人的工程款由发包人根据总分包合同规定向总包提出分包付款数额,由总包人审查后列入“工程价款结算帐单”统一向发包人办理收款手续,然后结转给分包人。由发包人直接指定的分包人,可以由发包人指定总包人代理其付款,也可以由发包人单独办理付款,但须在合同中约定清楚,事先征得总包人的同意。
如发包人不按约定预付款,承包人可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办理,即:实行工程预付款的,双方应在专用条款约定发包人向承包人预付工程款的时间和数额,开工后,按约定的时间和比例扣回。预付时间应不迟于约定的开工日期前7天。发包人不按约定预付,承包人在约定预付时间7天后向承包人发出要求预付的通知,发包人收到通知后仍不能按要求预付,承包人可在发出通知后7天停止施工,发包人应从约定应付之日起向承包人支付应付款的贷款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五
【解析】本案例考核的是建筑工程施工索赔的相关知识(1A427030)。
正确解答索赔事项的分类及计算应建立在以下两个基础之上:
1 对合同条件的准确把握。索赔案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所发生的事件索赔是否成立。综合地讲,引起事件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
(1) 业主原因。
(2) 自然灾害及意外。
(3) 承包商自身原因。
以上三类原因中,一般地讲前两类原因所引发的事件,索赔往往是成立的。但不利的自然及地质条件如果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能合理预见到的,则索赔不成立。
2 对索赔概念的正确理解。索赔的性质是补偿,是对承包商实际遭受的损失的补偿,而不是惩罚,因此在进行索赔的计算中要正确合理地计算索赔费用。一般索赔费用主要涉及到人工费、材料费、台班费等。
【答案】
1事件一索赔不成立。因该事件发生原因属承包商自身的责任。
事件二索赔成立。因该施工条件的变化不是承包商引起的。
事件三索赔成立。因该事件是设计变更引起的索赔。
事件四索赔不成立。因该事件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合理预见的。
2事件二:索赔工期5天。
事件三:因增加工程量引起的工期延长,按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计算。原计划每天完成工程量:4500/10=450m3。
现增加工程量900m3,因此应增加工期为900/450=2天。
总计工期索赔 :5 2=7天。
3事件二:人工费15×23=345元,机械费450×5=2250元,管理费345×30%=103.5元。
事件三:可直接按土方开挖单价计算:900×4.2×(1 20%)=4536元。
则合理的费用索赔总额为:345 2250 103.5 4536=7234.5元。
4建筑公司可以向厂方提供的索赔文件有:
(1) 招标文件、工程合同及附件、业主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图纸、技术规范;工程图纸、图纸变更、交底记录的送达份数及日期记录;
(2) 工程各项经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签认的签证;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拨付的数额及日期记录;
(3) 工程各项往来信件、指令、信函、通知、答复及工程各项会议纪要;
(4) 施工计划及现场实施情况记录;施工日报及工长工作日志、备忘录;工程现场气候记录,有关天气的温度、风力、降雨量等;
(5) 工程送电、送水、道路开通、封闭的日期及数量记录;工程停水、停电和干扰事件影响的日期;
(6) 工程有关部位的照片及录像等;
(7) 工程验收报告及各项技术鉴定报告等;
(8) 工程材料采购、订货、运输、进场、验收、使用等方面的凭据;
(9) 国与实务标家、省、市有关影响工程造价、工期的文件、规定等。
上一篇: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标准预测试卷(六)
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标准预测试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