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工程经济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课程: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视频课程简章
工程类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二级造价师 一级建筑师 二级建筑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结构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工程类  注册测绘师 环评工程师 城乡规划师 房地产估价师 电气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造价实训 BIM
财经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统计师 初级审计师 中级审计师 基金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
健康类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健康管理师 育婴师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中医养生保健师 小儿推拿师
综合类  导游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实训 软考高级职称 软考中级职称 英语翻译资格 公共英语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项目管理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大纲及讲评二十三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严格按规定定期进行复查。
·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做到“五定”,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验收人。
·必须把好安全生产“六关”,即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并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
·施工机械(特别是现场安设的起重设备等)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Z205030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方法

1Z205031危险源的概念

⑴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
危险源是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所以,有人把安全控制也称为危险控制或安全风险控制。
⑵两类危险源
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危险源导致事故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如“炸药”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压力容器”是拥有能量的载体)。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通常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作为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
·第二类危险源
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如“电缆绝缘层”、“脚手架”、“起重机钢绳”等)。
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利用能源,人们制造了各种机器设备,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流动、转换和做功为人类服务,而这些设备设施又可看成是限制约束能量的工具。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⑶危险源与事故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Z205032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⑴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①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辨识、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德尔菲(Delphi)法。
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专家创造性的思考,从而产生大量的观点、问题和议题的方法。其特点是多人讨论,集思广益,可以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常用于目标比较单纯的议题,如果涉及面较广,包含因素多,可以分解目标,再对单一目标或简单目标使用本方法。
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对专家进行调查,其特点是避免了集体讨论中的从众性倾向,更代表专家的真实意见。要求对调查的各种意见进行汇总统计处理,再反馈给专家反复征求意见。
②安全检查表(SCL)法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己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辨识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检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分类项目、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以后处理意见等。可以用“是”、“否”作回答或 “∨”、“×”符号作标记,同时注明检查日期,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单位同时签字。
安全检查表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可以事先组织专家编制检查项目,使安全检查做到系统化、完整化。缺点是一般只能做出定性评价。
2)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根据评价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按不同级别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①方法1
将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p)与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f)的乘积来衡量。
即: R=p.f
式中 R——风险大小;
p——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
f——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根据上述的估算结果,可按表1Z205032-1对风险的大小进行分级。
风险分级表 表1Z205032-1
后果(f)轻度损失
(轻微伤害)中度损失
(伤害)重大损失
(严重伤害)
风险级别(大小)
可能性(p)
很大ⅢⅣⅤ
中等ⅡⅢⅣ
极小ⅠⅡⅢ

表中:Ⅰ一可忽略风险;Ⅱ一可容许风险;Ⅲ一中度风险;Ⅳ一重大风险;Ⅴ一不容许风险[z1] 。
②方法2
将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大小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事故后果(C)三个自变量的乘积衡量,即:
S=L·E·C
式中 S——风险大小;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按表1Z205032-2所给的定义取值;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按1Z205032-3所给的定义取值;
C——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按表1Z205032-4所给的定义取值。
此方法因为引用了L、E、C三个自变量,故也称为LEC方法。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表1Z205032-2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必然发生的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6相当可能0.2极不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0.1实际不可能
1可能性极小,完全意外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表1Z205032-3
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
3每周一次暴露0.5非常罕见的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表1Z205032-4
分数值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分数值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
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7严重,重伤
40灾难,多人死亡3较严重,受伤较重
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引人关注,轻伤
根据经验,危险性(S)的值在20分以下为可忽略风险;危险性分值在20~70之间为可容许风险;危险性分值在70~160之间为中度风险;危险性的值在160~320之间为重大风险。当危险性值大于320的为不容许风险[z2] 。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表1Z205032-4-1
危险性量值(S)危险程度危险性量值(S)危险程度
≥320不容许风险,不能继续作业20~70可容许风险,需要注意
160~320重大风险,需要立即整改≤20可忽略风险,可以接受
70~160中度风险,需要整改

⑵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1)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
②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
2)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方法
①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②故障一安全设计:包括故障一消极方案(即故障发生后,设备、系统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直到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不能运转);故障一积极方案(即故障发生后,在没有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使系统、设备处于安全的能量状态之下);故障一正常方案(即保证在采取校正行动之前,设备、系统正常发挥功能)。
⑶危险源控制的策划原则
·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
·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如使用低压电器等。
·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降低人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
·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
·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
·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
·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
·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
·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监视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
不同的组织可根据不同的风险量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表1Z205032-5为简单的风险控制策划表。
风险控制策划表[z3] 表1Z205032-5
风 险措 施
可忽略的不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纪录
可容许的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中度的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实现降低风险的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地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地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
重大的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
不容许的只有当风险已经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1Z20503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⑴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组织机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奖惩制度等。
2)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应考虑:
①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除制定项目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
②对高处作业、井下作业等专业性强的作业,电器、压力容器等特殊工种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查。
3)制定和完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各施工工种,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工种的安全施工操作要求,作为规范和检查考核员工安全生产行为的依据。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z4] 和安全预防措施,主要有17方面的内容,如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起重设备滑落、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措施。
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z5]
1)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实施的重要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
2)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要求如下。
①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②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③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考核制度,考核成绩要记人员工档案。
④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⑤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也要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3)安全技术交底
①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
·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
·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害和存在问题;
·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
·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
·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
·保持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签字记录。
②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
·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1Z205034安全检查

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及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工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⑴安全检查的类型
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日常性检查 日常性检查即经常的、普遍的检查。企业一般每年进行1~4次;工程项目组、车间、科室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班组每周、每班次都应进行检查。专职安全技术人员的日常检查应该有计划,针对重点部位周期性地进行。
·专业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是针对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特殊场所进行的检查,如电焊、气焊、起重设备、运输车辆、锅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场所等。
·季节性检查 季节性检查是指根据季节特点,为保障安全生产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检查。如春季风大,要着重防火、防爆;夏季高温多雨雷电,要着重防暑、降温、防汛、防雷击、防触电;冬季着重防寒、防冻等。


上一篇: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大纲及讲评二十四
下一篇: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大纲及讲评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