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1.工程简介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为香港、深圳以及工程沿线东莞城镇提供饮用水源及农田灌溉用水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全长51.7km,设计过水流量为100m3/s,总供水量为24.23亿m3/a。总工期为3年,即2000年8月28日至2003年8月28日。工程建设总投资为49亿元。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莲湖、旗岭和金湖3座供水泵站,水泵采用了同类型世界最大液压式全调节立轴抽芯式斜流泵的技术;兴建走马岗、观音山、笔架山、石山、窑坑、凤岗和沙湾7条城门形无压隧洞,共长15km;兴建莲湖、旗岭、樟洋和金湖4座渡槽,共长5.8km,其中,旗岭、樟洋、金湖渡槽为同类型世界最大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形薄壳渡槽(内净宽×高=7.0m×5.4m,壁厚b=300mm);兴修6条混凝土箱涵共长12.6km;兴修5条混凝土倒虹吸管,共长2.6km;兴建3.3km同类型世界最大现浇环形后张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埋管(双孔,单孔直径=4800mm,管壁厚t=350mm);扩建9.3km人工渠道;此外,还有沿线分水建筑(设分水口30个)、桥梁、闸、堰、检修泵房等次要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主要工程量为土石开挖749万m3,土石回填469万m3,混凝土浇筑113万m3,钢材10万t。
2.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工程施工战线长,施工点多、人员居住分散,近百个工作面,投入参建人员7000余人、机械设备千余台套,给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2)工程沿线穿越东莞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发达,人口众多,社会治安相对复杂,给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参加本工程施工的都是全国各地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大中型施工队伍,但他们带来的为数不少的民工由于接受安全教育少,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4)工程结构类型复杂,技术难度大,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突出,如:隧洞施工,高边坡、高空作业,软基础处理,易燃易爆物品,防洪安全和大型起重、运输设备管理等。
二、管理措施
1.确立高标准管理目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管理
建设伊始,总指挥部就确立了争创“安全、优质、文明、高效的全国一流供水工程”的建设总目标。其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目标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杜绝工程施工中发生任何一例安全责任死亡事故防止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把安全摆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并提出了要做到“四个足够”,即足够的思想认识、足够的安全措施、足够的资源投入和足够的监督检查落实,实现“零”死亡事故目标。
(1)成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参建各方的负责人组成,形成了总指挥部、指挥分部、施工监理、施工单位的四级管理体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置专职管理干部,负责日常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各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自身组织机构,从单位第一责任人到作业者,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群管群策,相互监督”的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网络。
总指挥部还成立了治安社群部,了解社会动态,掌握全线施工单位特别是重点部位的情况。完善保安制度,加强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公安部门与参建单位的联系,协助参建单位搞好本工程范围内的治安社群工作。
(2)加强责任制建设。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于责任制的落实,总指挥部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先后与各标段,包括监理、施工、设计共28家参建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内部签订层层落实的责任书,并报总指挥部备案。
(3)完善管理制度。总指挥部颁发了本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规定》,针对施工单位制定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零’事故特别奖”评定条件与办法。每季度进行一次“施工标兵段”评比,每半年进行一次“里程碑达标先进单位”评比,完工后进行“优秀施工单位”评比。另外,针对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通病,制定了《现场违章操作处理办法》和《安全责任死亡事故的处理办法》等。将各单位的安全管理绩效作为考核达标的重要条件,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4)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总指挥部建立了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和月伤(亡)事故报表制度,要求施工单位按时报送监理,由监理审核签署意见后报总指挥部,严格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
2.建立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竞争激励机制
(1)物质激励。按照各标段中标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设置上述各奖项的奖励金,通过评比,符合条件的单位可获奖。
(2)精神激励。主要奖项是施工标兵段、信得过标段、标段进位激励奖、优秀单位奖等。具体做法是:在工程全线16个土建标段中设置4个“施工标兵段”流动红旗,每季度由总指挥部组织设计、监理、施工、质量安全监督项目站等单位负责人组成检查评比组,对各标段进行全方位检查,采取自报公议,现场验证,无记名打分,并实行安全一票否决的方式,按综合分从高到低排序,取综合分最高的前4名为“施工标兵段”。连续3次获得“施工标兵段”就评为“信得过标段”,又连续3次保持“信得过标段”的,被视为“准优秀施工单位”。在每次标兵段评比排序中,原8名以后的每进两位和8名以前每进一位的标段,获“标段进位奖”。连续3次排位在最后一名的标段,将停工整改。工程竣工时对各标段进行综合评比,达到优秀标准的评为“优秀单位”。
(3)社会心理行为激励。一是登报宣传。获得“施工标兵段”和“信得过标段”的单位,在报刊上进行宣传。二是公开曝光。在《工程简报》上设立“安全红灯专栏”,对检查发现有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进行公开曝光。三是召开两种现场会,一种是由先进单位介绍经验和做法,参观现场;另一种是现场剖析会,由后进单位对工程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制订措施,限期整改。四是设立流动红旗交接仪式。经评比,凡未能保住“红旗”的单位由其负责人在总指挥部领导的陪同下,把“红旗”亲自送到获得红旗的单位,并召开会议,交流情况,共同促进。
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和良好的作用,工程全面形成了建设“安全、优质、文明、高效的全国一流供水工程”的共识。每个参建单位都把各自的建设任务作为本单位的形象工程、精品工程来抓,全工地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3.优化人、机、环境系统匹配,提高系统安全化建设管理水平
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化,预防和消除事故。为使人、机、环境三者安全达到最佳配置,总指挥部主要采取了以下四大措施。
(1)加强人员安全化建设,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要求参建单位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岗前、用工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制度。针对不同的工种和作业要求,对人员的安全生理、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技术方面的素质进行考核。二是加强教育与培训。结合生产实际,举办安全管理培训和加强法制教育,组织学习国家和省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条例等,更新安全管理知识。三是开展安全技能、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加强工地人员安全化建设,从而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确保机具和作业环境安全化,有足够的技术措施和资源投入。一是强调施工单位投入使用的机具,要注重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提高机具的安全性、防护性和可靠性。二是要求施工单位在作业区域包括作业空间和作业时间,推行“定置”管理,即按照生产工艺过程,将机器定位、人员定岗、物料定置、流通定时的管理技术。三是要求施工单位在每一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都应采取积极稳妥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确保足够的人、财、物投入。四是总指挥部成立了应急抢险专业队,制订各种应急预案,对工程施工中的突发事件采取应急措施。
(3)强化现场管理,做到足够的监督检查落实。一是总指挥部安委会除了日常的巡回检查,还针对不同时期的生产任务,组织全方位的安全(隐患)大检查、专项整治等。二是要求监理单位做到每季度大检查一次,施工单位的班组每周一次、车间每半月一次、项目部每月一次。检查时均应做到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和难点,对有隐患的标段,通过发出整改通知单等函件,要求限期整改,并跟踪落实,建立安全事故(隐患)管理台账。三是建立(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施工专题会议,对各个时期的安全管理进行评审,建立持续改进的工作程序。
(4)事故隐患治理技术。对检查出的各种事故隐患的治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单项隐患综合治理,事故直接隐患与间接隐患并治,预防事故与减灾并重,重点治理与动态治理相结合。通过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对系统中的人、机、环境进行整合,达到三者安全匹配,消除和预防事故隐患。
工程从2000年8月开工以来,发生了诸如边坡、隧洞塌方,脚手架变形破坏等较大宗事件20余起,但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未发生一例安全责任死亡事故,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一篇:在外墙外保温施工中监理工程师的检查要点
下一篇:防范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要把握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