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区高层民用建筑群的消防给水设计
小区高层民用建筑概况
北文雅金印花苑有18栋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群,高度在30至66米,临街建有底部二层的商业用房,并配有地下汽车库等设施。一般消防给水设计范围有小区室外消防给水设计,单体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
小区两种消防系统加压供水设计方式
由于市政管网给水压力不能满足整个小区的生活、消防(消火栓、喷淋)供水的水压要求,需采用小区集中加压供水方式。小区应从两个不同方向分别引入二路或准二路市政管网进水管,在小区内形成环状,并布置室外消火栓,它主要供室外消防用水、小区内低压生活用水和集中加压泵站房的蓄水池进水,或高位水塔下面泵房调节水池进水。
1.蓄水池——集中加压水泵房——集中高位水箱供水方式。此方式是在小区内最高一幢建筑物上面设置一个集中高位水箱,储存室内10分钟消火栓、喷淋用水量,并没有各自独立的消防稳压设备,在该建筑地下室或室外设蓄水池和水泵房,泵房内设有独立生活供水泵,宜采用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并配有小流量供水气压罐。消防供水系统,设两台消防泵,一用一备。设有自动巡检功能和水泵接合器,各单体建筑消火栓箱内设有启动水泵按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两台喷淋泵,一用一备。喷淋泵的启动由每个单体建筑内的湿式报警阀上的压力信号控制启动,1h后自动(或手动)停泵,将泵房内的消火栓、喷淋系统分别接入室外小区消火栓、喷淋环状管网。此方式的优点是:泵房布置在地下,较隐蔽,使小区整体美观,施工管理方便,工期短,常用于较高级的建筑小区。缺点是:为临时高压系统,需要设屋顶水箱,消防电源需两路供电(或配发电机)。
2.调节水池——加压水泵房——高位水塔供水方式。此方式只需在水塔下面设一个较小的调节水池和两台给水泵,一用一备。该水泵流量应大于小区内高、中区生活给水系统最大小时用水量。可将高、中区生活给水系统和消火栓、喷淋系统在室外小区内合并共用一根环状给水管道,但每个单体建筑接入各系统时应分别安装管道防止回流器或优质止回阀,并在其后接水泵结合器。此方式的优点是:为常压系统,消防用水安全性高,室外管用简单,无需备用发电机,不需设屋顶水箱,同时省去了消火栓、喷淋泵及其稳压供水设备。缺点是:高位水塔影响小区外观,水塔的清洗和维修需要高空作业,建水塔耗资大,工期长。
单体建筑高度与消火栓系统分区设计方式
根据消防《高规》规定,消火栓分区以最不利点处消火栓前水压计算,静压大于0.8mpa,消火栓系统需分区,水压超过0.5mpa消火栓需设减压装置,即静压分区,动压校核。以下分三种情况论述:
1.对于小区内建筑高度小于50米的建筑,通常消火栓系统不分区,上下干管设计成水平环管,立管设计成竖向环管,消火栓箱内设启动水泵按扭,由小区的集中水泵房2台消防泵加压供给。前10min消防水量由集中屋顶高位水箱供水;下面几层超压的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式消火栓,室外设水泵接合器。
2.对于小区内建筑高度大等于50米的建筑,通常消火栓系统需分高低二区,干、立管水平,竖向成环,消火栓箱内设启动水泵按扭,由小区的集中水泵房2台消防泵加压供给,高压系统直接接入,低压系统2路干管经减压阀减压后接入。前10min消防水量由集中屋顶高位水箱供水;局部超压部分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室外设各区的水泵接合器。
3.对于小区内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一般分3个或4个分区,如高、中、低区3个消火栓给水系统,各区独立,各区均上下成环,各自设室外消防水泵接合器,高区水泵串联向接合器内加压。低、中区消火栓系统可在集中水泵房内单独设2台消火栓泵,一用一备,加压供水。前10分钟消防水量也是由集中屋顶高位水箱供水。
以上几种小区内单体建筑消火栓系统分区设计加压供水方式的优点:由于水泵房集中设在某一幢单体建筑内或室外,其余单体建筑内无水泵,屋顶高位水箱共用,也只设在某一幢单体建筑上,施工管理维修方便。
小区内地下消防水池与水泵吸入管连接的两种方式
1.水泵吸入管独立吸水方式。此方式适用于容积小于500立方米的单个蓄水池,且水泵房于水池合建。消防、喷淋泵设有独立的吸水管直接接水池。优点是:吸水安全可靠,阀门设置较少,是传统的设计手法。缺点是:水池预留防水套管多,水泵基础尺寸要求精确,否则容易造成水池与水泵之间吸水管的连接错位,影响美观。
2.水泵吸入管母管吸水方式。此方式适用于容积大于500立方米及两个以上的蓄水池或水泵房与水池分开建造的建筑物。这种方法是在2个水池底部侧壁上各开设一个(或在室外水池底部侧壁上开设2个)专用的吸水总管并连通,两根吸水管上设检修阀门,每组消火栓和喷淋泵可在母管上直接吸水。吸水母管管径按一个水池接口能满足各消防系统叠加后的最大消防流量来选定。优点是:水泵布置位置灵活,接管方便,水池侧壁预留防水套管数量少,泵房需增泵或移位时,对水池开洞无影响,不用放空水池,对别的系统影响小。目前设计上也常用此方法。
上一篇:浅谈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下一篇:项目管理在营销活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