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组织执行力(一)
在三、五年前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战略错,什么都错。"所以战略很重要,战略比管理重要十倍、重要一百倍;紧接着就出了一系列的"战略"书,诞生了一系列的战略培训课程:《基业长青战略》、《做大做强战略》、《成功战略》、《生存发展战略》、《赢在战略》……而到2002年,则变成了"诚信".于是政府用不同的手段、法规、渠道、媒体推广"诚信";不管有无"诚信"的企业都加入了诚信建设活动,都领到了"重合同守信誉企业"荣誉证书……2003年至今则把"执行力"抄作得红遍了半边天。书店里随处可以买到关于"执行力"的书,公司经常接到关于参加"执行力"、"赢在执行力"等方面的培训函,他们的广告词是"再好的战略或策略也会死在没有执行力的管理者手中,企业无法实现经营目标而无法获得成功。"这句话本身是对的,可是我们很多管理者就开始在思考一个问题"战略重要还是执行力重要?"有人说战略重要——战略错什么都错,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有人说执行力重要——战略再好执行不了也是白搭,许多人就把管理焦点锁定在执行议题上,甚至认为策略、规划、布局等前瞻性的构思都不必了。
我的观点是"战略"与"执行力"都重要,战略和执行力对于企业成功缺一不可,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当企业还没有正确有效的战略或没有战略制定能力的时候,战略很重要;当已经制定好正确有效的战略时,而执行力不够时,则执行力很重要;对于决策层来讲更多的关注于战略,而对于执行层来讲则更多的会关注执行力。企业的核心瓶颈不同,我们的组织位置或职能分工不同,我们关注的焦点自然就不同。成功的公司一定是在战略方向上和战术执行上都是到位的。
《执行力》一书之所以可以畅销全世界,"执行力"这一学术观点一经提出之所以能够红遍大江南北,是因为它们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企业乃至政府等各种职能部门当前潜藏的致命危机。本文试图从执行力是什么,如何提高个人执行,如何提高组织系统执行力三个角度对"执行力"做一粗浅分析。
一、执行力是什么
(一) 执行力:执行力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执行力是一门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帮助我们解决你想到哪里去、你怎样到那里去、你能否准确而快速到达你想去的目的地等问题的学术,这是对执行力的普遍理解。
我们再看一下管理的定义:管理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管理手段,通过他人的力量,通过对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充分运用更有效的实现甚至超越组织目标。通过对这一定义的分析,我们可知管理是一种手段或说是方法,并利用这一手段或方法去达成甚至超越组织目标。
从以上对"执行力"和"管理"的定义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 "执行力"和"管理"都是组织目标导向的。所以我认为执行力并不是一个新东西,而是从管理学原理(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里面延伸出来的,或说是以"执行"为主线把日常管理工作"串"了起来。
执行力可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的执行力可以是指一个人的执行力或某一件事的执行力等;广义的执行力是指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执行力,也即企业、组织在达成目标过程中所有影响最终目标达成效果的因素,对这些影响效果的因素都进行规范、控制及整合运用的话,那么企业就可提高执行力。
(二)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在上面提到过,对于经营决策层(总监、副总、总经理级)来讲,更多的关注于企业整体的规划、布局与经营战略或策略的制定,因此执行力更多的集中在中间(部门经理)层面上和中基(主管、拉组长)层面上。而执行力一般卡在中间层而非中基层。因此企业的执行力就较集中体现在企业中间层理解并组织实施经营战略的能力上。
相对于决策层定位于"做正确的事"来说,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应该是"把事情做正确";相对于中基层或操作层"把事做正确"的定位来说,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又应该是"做正确的事".一句话:中层经理人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高层联系中基层的一座桥梁;发挥的不好是横在高层与中基层之间的一堵墙。企业决策层对各种方案的认可,需要得到中间层的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如果企业全体中间层队伍的执行力弱与决策方案无法匹配,那么再好的战略、策略、方案也会死在管理者手上。可见,中间层对企业战略目标的执行能力对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企业发展速度要加快、规模要扩大、管理要提升,除了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战略、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中层的执行力。
(三) 执行力不强的三大表现:大部份管理者都乐于布置任务,做决定,但真正有效的管理者却都擅长使布置下去的任务和做出的决定得以执行。要改善执行部门的执行力,就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这个部门的管理者身上。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执行部门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善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滞后的执行部门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
企业中间层执行力不强的表现包括:在决策层面前说的话拥有相当的份量,使已有决策方案发生"自我取舍"现象:虽然具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热情,有令人佩服的企业利益立场,但是在执行方案时缺乏应变操控原则的认知和把握;尽管是尽心心力,但由于缺乏实施方案中人事之间清晰的操作界面,时有大失水准之处。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度"上:来源:考试大
● 尺度:企业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
● 速度:企业的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
● 力度:企业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
(四) 执行力不强的八大原因:
1、管理者没有常抓不懈。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虎头蛇尾。
2、管理者出台管理制度与指令安排时不严谨,经常性的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最后导致好的制度、规定、正确的指令安排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3、制度方案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
4、执行的过程过于烦琐、不合理。有研究显示,处理一个文件只需7分钟,但耽搁在中间环节的时间却能多达4天。
5、在作业的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方法。通常我们遇到公司在作业的时候会组建一个项目小组,然后把工作进行分解汇总。
6、工作中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没人或没有监督,二是监督的方法不对,而没有效果。
7、培训中的浪费。很多企业都重视员工培训,从管理到技术,从技能到心态,无所不包,不切中要害的培训也是执行力的浪费。
8、公司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凝聚力,或者企业文化没能有效的取得大家的认同。
(五) 执行力需要人才保障:
组织的效率需要合适的人才来保证,个人的执行力水准是基本的要素。一个再完美的策略也会死在没有执行力的管理者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经营目标,必须反思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不仅仅制定策略,还应当具备相当的执行力。策略与执行力对于企业的成功缺一不可,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策略是企业发展的指南,根据策略来指定执行方案:一方面,管理者制定策略时应考虑这是不是一个能够得到彻底执行的策略;另一方面,管理者需要用策略的眼光诠释执行。好的策略应与执行力相匹配。
(六) 执行力需要何种素质:来源:考试大
对管理者而言,执行力不是某项单一素质的凸显,而是多种素质的结合与表现,它体现为一种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业务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敢于承担风险的工作作风。研究发现,具有较强执行力的管理者无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 执行力首推速度:执行力要求快速行动,因为速度已经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当然快与慢是辨证的,因为快速执行关不是要求我们为了完成目标而不计后果,并不是为了允许任何人为了抢速度而降低我们的质量标准。迅捷源自能力,简洁来自渊博。管理者的快速执行首先要建立在强大的思维能力基础之上。杰出的管理者能够不断探寻业务模式和事物的因果关系,能够偿试从新的角度(同事角度、客户角度、竞争对手角度、公司角度、创造性角度)看问题。
2、 执行力以团队协作为基础:团队精神不仅仅是对员工的要求,更应该是对管理者的要求,团队合作对管理者的最终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管理者而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必然是团队的成功。脱离团队,即使得到了个人的成功,往往也是变味的和苦涩的,长此以往对公司是有害的。因此,管理者的执行力决不是个人的勇猛直前,孤军深入,而是带领下属共同前进。
组织的团队精神包括4个方面:
● 同心同德:组织中的员工相互欣赏,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瞧不起,相互拆台。管理者应该引导下属发现和认同别人的优点,而不是突显自己的重要性。
● 互帮互助:不仅是在别人寻求帮助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要主动地帮助同事。反过来,我们也能够坦诚地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
● 奉献精神:组织成员愿为组织或同事付出额外努力。
● 团队自豪感:团队自豪感是每位成员的一种成就感,这种感觉集合在一起,就凝聚成为战无不胜的战斗力。
3、 执行力来源于坚韧:坚韧性指具备挫折忍耐力、压力忍受力、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等;能够在艰苦的、不利的情况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在比较巨大的压力下坚持目标和自己的观点。
坚韧性首先表现为一种坚强的意志,一种对目标的坚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认准的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仍千方面计完成。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领队伍前进,谁挺住了最后一口气,胜利就属于谁。在工作中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能和稳定的情绪状态,同样体现坚韧。当处于巨大压力或产生可能会影响工作的消极情绪时,能够运用某些方式消除压力或消极情绪,避免自己的悲观情绪影响他人,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4、 速度、用心(责任心和工作执情)是执行力的关键:执行的速度,以及执行的用心是执行力的二大精神。
以发生在超市的一小小场景为例:一位消费者,在大卖场的货架之间徘徊,想找一罐高蛋白质量的洗发精,很高兴刚好看到一位服务人员在另一边整理货架。
"请问,我想找一罐高蛋白质含量的洗发精,请问可以在哪里找到?"服务人员的反应可能有下列几种:
第一种:理都不理消费者,继续整理眼前的货架。
第二种:瞄消费者一眼,冷冷丢出一句话"不知道".第三种:客气地回答消费者"请你走到第三个货架,左转到横排第五个矮柜,算过去第八个篮子,你就可以看到洗发精专柜。"第四种:服务人员立即停下手下的工作,聆听消费客户描述产品,随即带着对方到洗发精货架,拿下一瓶高蛋白质洗发精给消费者,同时说:"我想您会想挑选蛋白质含量高的产品,应该是对发质保养非常在意,我再推荐您另外一种优氧的产品给您试试,可以让您的秀发更美丽。"上述服务人员的四种反应,大家都会说:"我要有第四种反应的服务人员",因为有第四种反应的服务人员,贯彻执行主管教导的热忱、用心、积极、主动,是最高理想的客服人员;但是,回到现实社会,每一个人也都经验丰富,在大卖场里最常遇到的,大都是第二种,或是第三种的客服人员。
其间的差异,正是来自于执行的速度,以及执行的用心。传递执行理念的管理阶层,要求的是执行之后的绩效,看不到员工在执行的速度和用心程度,类似前述与终端客户第一线接触的客服人员,才是把管理价值机制加以彰显的连结点,而执行力的真正价值,就在此一关键上!
考试考试网相关链接:如何提高组织执行力(二)
上一篇:如何提高组织执行力(三)
下一篇: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手册》管住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