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管理中的“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主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内,管理者应当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向题;对外,企业应当站在用户的角度,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换位思考以诚信为基础,以沟通为桥梁,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手段,而且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然而在使用中,若换位不当,却会出现相反的结果。下面就对换位思考的几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换位思考”的渊源
虽然在经典管理理论中没有换位思考这个名词,但是从管理学的发展史中,却可以看出其出处并不陌生。从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泰罗的科学管理,到当今的人本管理、知识管理、文化管理,都可以找到换位思考的踪迹。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换位思考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可以分为顺道、重人、求和、法治、守信、预谋等思想。其中顺道是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要顺应人心,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天有天道,人有人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都有其固有的规律。重人就是得人心,讲究的是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中国古代历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说法。求和强调的是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和则兴邦,和则生财。顺道、重人、求和,均需要换位思考。治国要为百姓牟福;要得民心,就要为民办事,替民着想。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在管理中做到顺应客观规律、协调人际关系,凝聚人心,做到真正的顺道、重人、求和。
2、古典管理理论中的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考虑对方的需求,满足对方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了解对方的不足,帮助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古典管理理论中,以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为典型代表,从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换位思考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泰罗从徒工、普通工人做起,当过工长、车间主任、总工程师等,长期在企业从事现场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对生产或作业的组织等有关问题比较熟悉,因此,他的科学管理以改进工作方法、改进分配方法和改进生产组织最为出色,这正是他在企业工作中长期观察、换位思考的结果。法约尔在他的“一般管理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经营的六项活动”、“管理的十四项原则”、和“管理的五大要素”,他指出的领导者进行有效指挥的八项工作中,“对职工要有深入的了解”列在第一条;他在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中指出,“原则的应用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注意尺度。由经验和机智合成的掌握尺度的能力是管理者的主要才能之一”。可见“对职工要有深入的了解”是换位思考的基础,对“管理原则”的把握是换位思考的结果。
3、现代管理理论中的换位思考
现代管理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产生的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到20世纪末期的知识管理、文化管理时代,一个共同的出发点是重视人的因素,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们的影响。员工是“社会人”,并非单纯的“经济人”,领导的责任在于提高员工的士气,增加员工的满足度,要使员工有机会参与管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这是现代管理理论中,行为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梅奥的主要观点,这里就蕴涵着换位思考。他还强调,企业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是影响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得当,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其负面的消极作用也非同小可。在这里,换位思考得当,就可以使其发挥积极作用;换位思考不当,就会起到消极作用。特别是21世纪,管理更应注重文化特色。文化的差异,导致传统的管理理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未来知识经济的崛起,使得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内部员工个人素质在不断提高,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位思考亦显得更加重要。
“换位思考”在管理中的作用
1、换位思考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正确的发展战略。企业只有在兼顾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对内为员工着想、为股东着想,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战略就像方向,方向正确就不会有许多的企业因为盲目扩张、随意多元化发展战略而衰落。对外为顾客着想,为用户着想,不要急功近利,那么,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也许就不会如此猖撅。同时兼顾社会利益也是站在社会角度换位思考的表现。
2、“换位思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发展,从上看需要正确的发展战略,从下看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有专家预言,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内,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就像企业的灵魂,要有特色,要深人人心,应能够引起员工以及社会各方的共鸣。换位思考以诚信为基础,诚信又是合作的前提。企业内部需要员工从上到下的合作,外部需要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顾客与用户以及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合作,合作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合作的成功,乍一看依赖于资金和技术的合力,实质上更有赖于人的合力与心的合力的最佳结合。换位思考可以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实施愉快式管理,对建立以合作为前提、双赢式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
3、“换位思考”有利于进行有效的管理沟通
管理沟通既指组织信息的正式传递,又包括人员、群体之间的情感互动,前者以制度为基础,后者以换位思考为前提。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每天所做的大部分决策事务,都是围绕沟通进行的,需要与上级、下属、公众进行交流。正像一位管理大师所说:“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不可能实行有效的领导。”在沟通中通过换位思考,可以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增强信心,建立信任关系,因此,换位思考是管理沟通的润滑剂。
“换位思考”应当注意的问题
换位思考通俗易懂,使用中却有不少技巧,运用得当,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正确地进行换位思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换位思考”只宜律己,不宜律他
作为管理者,只能要求自己换位思考,为下属着想、为顾客着想,而不能要求下属为领导着想,顾客为商家着想;如果下属善于换位思考,或顾客善于换位思考,则是管理者或商家的荣幸,企业的管理会比较顺利,商家的销售也不会出乱子。
2、“换位思考”只宜行动,不宜宣传
换位思考在管理中强调重视人情,在默默中做到的效果,要强于先讲出来再付诸行动。企业的经营理念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外是指企业的外部形象、对顾客的满意程度等,对外宣传的这一部分应当以诚恳、谦逊的态度表达出来,是企业的追求目标。对内是指企业的内部素质、对员工的要求,换位思考主要指对内这一部分,应当严格、求实,与对外宣传的企业形象本质上一致,形式上却有不同。例如,某家电商场将售后服务中服务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广告的形式打出去,使之家喻户晓,什么“到顾客家里不抽烟、不喝水,进门要在鞋子上套塑料袋”等等细节,如果在实际中做到,顾客会非常感动,认为服务人员素质高,近人情,管理规范;而事先通过广告大肆宣传之后,给顾客的感觉未免小题大做,甚至有的顾客会认为,这些本来就是应当做到的,有什么可炫耀的,而且一旦有一点未做到,则有失信的嫌疑。
3、“换位思考”只宜上对下,不宜下对上
换位思考在使用中具有方向性,只适宜上级对下属或商家对顾客换位思考,而不能要求下级对领导换位思考。上对下换位思考有利于采纳群众意见,实行民主管理,特别是下级提出的一些较尖锐的问题,在换位思考的状态下,可能就听得进去,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因此,换位思考只适宜上对下,不宜下对上。
4、“换位思考”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深入人心而不能只有少数人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实质上是人本管理的表现,更强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通过潜移默化而非规章制度,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因此,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深人人心,只有把换位思考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融入到每个员工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的发展。(考试考试网编辑整理)
上一篇:找出“项目病”背后的根源
下一篇:政府在建立和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制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