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工程经济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课程: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视频课程简章
工程类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二级造价师 一级建筑师 二级建筑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结构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工程类  注册测绘师 环评工程师 城乡规划师 房地产估价师 电气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造价实训 BIM
财经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统计师 初级审计师 中级审计师 基金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
健康类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健康管理师 育婴师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中医养生保健师 小儿推拿师
综合类  导游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实训 软考高级职称 软考中级职称 英语翻译资格 公共英语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项目管理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项目管理:工程风险辨识

  一、工程风险辨识的含义
  工程风险辨识是工程风险管理的最基础的环节,其他的工程风险管理都必须以风险辨识的结果为基础。假设以一项钢结构工程来说,在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咬边、未焊透、焊缝中有气孔、焊缝变形等焊接缺陷,这些都是钢结构工程施工的主要风险源,如果在风险辨识阶段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风险存在的可能性,也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这样风险因素转化成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就增加了。相反地,如果辨识出上述风险源,能够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显然就降低了。
  既然风险辨识这样重要,那么什么是工程风险辨识呢?所谓的工程风险辨识是指通过风险调查和分析,查找出工程项目的风险源,并且找出风险因素向风险事故转化的条件。从工程风险辨识的定义可知,工程风险辨识过程主要存在两个环节:一是查找风险源;二是找出风险因向风险事故转化的条件。
  在查找风险源时,首先应将整个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分项工程,逐个子项工程分析和辨识,地基和基础工程涉及土方、重锤夯实地基、打桩、灌注桩、砌砖、砌石和钢结构的焊接与安等分项工程;其次应熟悉各子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如线桥工程中的灌注桩施工经历定位、钻孔、灌注混凝土等,而且施工存在着不同技术措施,以钻孔为例,就有泥浆护钻孔、沉管成孔和螺旋钻孔三种技术措施;再次应了解类似工程的风险状况为本项目的风险识提供借鉴,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隐患有混凝土和砂浆强度不足,构件中的钢筋错位等,以此作为参考,分析当前进行工程风险辨识的分项工程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风险源。
  在工程风险辨识过程中,查找出风险源之后,找出风险因素向风险事故转化的条件是非常要的。只有弄清楚转化条件,在转化的链条中间加以干预,控制风险的转化,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和损失程度,这是进行所有的工程风险管理工作的主旨所在。
  二、工程风险辨识的基本准则
  工程风险源辨识是工程风险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结果直接影响着后面的风险分析和处置。假设在一项大型压力容器焊接工程中,如果风险辨识阶段,没有检测出焊缝中的气孔、未焊透、咬边、夹渣、裂缝等焊接缺陷,未能及时采用补救措施,最终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工程风险管理者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好工程风险辨识工作。
  1.完整性原则。工程风险辨识的完整性原则是指在工程风险计划制定阶段应全面完整地辨识出标的工程所潜伏的风险。不能因为风险管理者的主观原因而遗漏某些工程风险,尤其是—些重要的工程风险。为了保证风险辨识的完整性,可以采用多种风险辨识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辨识。工程风险辨识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之间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选取其中的几种配合使用。多角度的工程风险辨识也可以避免风险被遗漏。工程风险辨识可以选取的角度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和施工工艺角度等。工程风险的时间角度是指按照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风险环境、施工特点等因素进行工程风险的辨识。从时间角度来看,工程风险辨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程施工准备中的风险辨识;第二阶段是工程施工中的风险辨识;第三阶段是工程峻工试运行阶段的风险辨识。工程风险辨识的空间角度是指从不同的标段、不同的分部工程或者分项工程识别工程风险。这里的分部工程是工程的进一步分解,是按照工程的部位和专业性质划分的工程单位。分部工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是指按工种、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划分的工程单位。工程项目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大型项目,工程常常分成若干标段分包给不同的承包商,各标段的风险环境是有所区别的,这时可以按标段辨,识风险。在工程概预算中,一般把工程分为若干分部和分项工程,比如一般工业或民用建筑工程可以划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地面与楼面工程、装修工程、屋面工程等部分,各个分部工程的专业性质和施工工艺等有很大区别,风险环境和风险属性也是有区别的,因而按照各个分部工程逐一进行风险辨识可以使风险辨识比较完整。如果分部工程很大很复杂,风险辨识起来比较复杂的话,还可以将分部工程按照工种、材料或施工工艺等标准进—步细化为分项工程,按照分项工程进行风险辨识。总之,多种方法和多个角度变换和交叉的结果有助于全面而无遗漏地辨识工程风险。
  2.系统性原则与重要性原则。在风险辨识过程中,系统性原则与重要性原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对重要的风险辨识原则,在系统性原则指导下辨识风险的同时,还应按照重要性原则有所侧重地辨识风险。只有系统性原则与重要性原则相互结合,才能保证风险辨识的效果和效率。工程风险辨识的系统性原则就是要求在工程风险计划的制定阶段,应从工程全局的角度,系统辨识工程风险。工程风险辨识的系统性主要表现为按照工程的内在施工工艺顺序和内在结构关系辨识风险。为了实现系统地辨识工程风险,风险管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工艺,清楚工程施工流程和施工进度,按照工程项目施工系统的自然发展过程进行工程风险辨识。重要性原则是指工程风险辨识应有所侧重。侧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属性,着力把一些重要的工程风险即期望风险损失较大的风险辨识出来,对于影响较小的风险可以忽略,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进行风险分析,这样有利于节约成本,保证工程风险辨识的效率;二是风险载体,那些对整体工程项目都有重要影响的结构,必然是工程风险辨识的重点,以民用房屋建筑结构来说,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是全部工程中的重要结构,若这些部分出现风险问题,将对整个项目造成很大影响,所以是风险辨识的重要对象。从系统性原则与重要性原则的关系看,前者保证了工程风险辨识的效果,而后者保证了工程风险辨识的效率。从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来说,工程风险辨识的效率或效果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偏弃任何一方。系统性原则与重要性原则应配合运用:在重要性原则指导下的工程风险辨识必须站在工程项目系统的高度来判断风险或风险载体的重要性,即重要性原则必须以系统性原则为指导,否则从非系统的角度判断重要性可能会造成遗漏一些原本很重要的风险;在系统性原则指导下的工程风险辨识应该在系统地辨识风险同时,有所侧重地把重要的风险载体的风险和一些比较重要的风险辨识出来。
  三、辨识中的关键问题
  1.工程风险辨识方法的选择。风险管理是一门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且具有创新活力的应用性学科,因而风险分析的方法和风险处置的措施非常多。工程风险辨识主要任务是定性地判断特定的工程风险是否存在,若存在它的属性如何,因而工程风险辨识方法通常是一些定性的风险分析方法。各种工程风险辨识方法之间的分析角度、分析路线和分析的侧重点等方面有所区别。在工程风险辨识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风险辨识对象的各种因素权衡,选择适合的风险辨识方法,这些因素包括施工特点、风险环境、项目进展阶段和现有风险管理资源等。比如在某一分项工程正式施工之前辨识风险,由于此时还没有开工,施工环境还未形成,很多风险因素还未出现,此时比较适合采用资料法、专家调查法等查找风险。
  2.工程风险辨识路线的选择。工程风险辨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风险辨识的路线不同最终的辨识结果也可能不同。工程风险辨识的路线有很多条:按照工程承包的标段进行风险辨识,以每个标段作为风险辨识单位进行风险辨识:按照工程施工顺序进行风险辨识,一般风险辨识是在工程施工之前进行,可以根据类似工程来设想或模拟工程施工顺序,预测风险源和风险事件及其转化的条件;以相对独立的分项工程或分部工程为辨识单位,辨识其动态风险管理过程存在的风险,有时按标段或按施工顺序辨识风险很复杂,可以按照较小的工程单位进行风险辨识,比如按照分部工程辨识,也可以进一步细分,按照分项工程辨识。
  3.工程风险系统的预测和以往资料的利用。通常在工程风险辨识时,可能工程尚未施工或仅是进行了部分施工,工程风险系统尚未完全形成,而风险管理者必须事先预测这些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因而风险管理者必须通过适当的途径,预测风险系统,查找风险源,判断风险属性。工程风险系统的预测可以借助以往的类似工程的资料,预测或模拟目标工程的风险系统。建筑领域将工程项目划分为很多类别,相同类别工程的施工工艺和风险环境存在类似之处,因而其它工程的风险经验可以借鉴到目标项目的风险辨识中。也可以通过询问或调查专家的意见,预测目标工程的风险系统。(考试考试网一级建造师编辑整理)


上一篇:项目管理:工程风险管理
下一篇:一级建造:工程风险估计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