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工程经济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课程: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视频课程简章
工程类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二级造价师 一级建筑师 二级建筑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结构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工程类  注册测绘师 环评工程师 城乡规划师 房地产估价师 电气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造价实训 BIM
财经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统计师 初级审计师 中级审计师 基金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
健康类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健康管理师 育婴师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中医养生保健师 小儿推拿师
综合类  导游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实训 软考高级职称 软考中级职称 英语翻译资格 公共英语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项目管理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成本控制方法的应用习题答案与解析

4.2.5.4 成本控制方法的应用习题答案与解析来源:www.examda.com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C; 3. D; 4. A; 5. B; 6. A; 7.B; 8.A; ,9. C; 10. B
[解析]
1.答案B:
按价值工程的原理:V(价值)=F(功能)/C(成本)
可以寻找出提高产品价值的五条途径:
①功能提高,成本不变;
②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③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④降低辅助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⑤功能大大提高,成本稍有提高。
因A、C、D均为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之一,故选B。
9.答案B:
成本预测的实质是在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估算;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工作;成本考核是指施工项目完成后,对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成本控制是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故应选择B。
二、多项选择题
1. C、D、E; 2. A、C、D; ,3. A、C、E; 4. B、C、D;
5.A、B
[解析]
3.答案A、C、E:
应用量本利分析方法可以得到:
利润=(单位销售费用-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固定成本
从上述公式看出:提高利润的途径如下: 来源:www.examda.com
①提高单位销售费用;
②增加产量;
③降低固定成本;
④降低变动成本;
⑤提高单位边际收益,即单位销售费用和单位变动成本之差。
所以,本题应选A、C、E。
三、案例题
[案例1]答:
(1)功能得分计算:
FA=9×0.25 8×0.35 10×0.25 9×0.10 8×0.05=8.85
FB=9×0.25 10×0.35 7×0.25 10×0.10 8×0.05=8.90
FC=8×0.25 10×0.35 9×0.25 9×0.10 6×0.05=8.95
功能总得分、功能系数计算:
总分=8.85 8.90 8.95=26.70
功能系数:
fa=8.85/26.7=0.332
fb=8.90/26.7=0.333
fc=8.95/26.7=0.335

从表中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设计方案A为最佳方案。
(2)价值工程分为三个阶段:分析问题、综合研究、方案评价,或者为分析、综合、评价。
13个步骤:①选择对象;②搜集资料;③功能定义;④功能整理;⑤进行功能分析、评价;⑥方案创造;⑦概括评价;⑧制定具体方案;⑨实验研究;⑩详细评价;⑾提案审批;⑿方案实施;⒀成果评价。
(3)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中的功能是指对象能够满足某种要求的一种属性,具体来说功能就是效用。用户向生产企业购买产品,是要求生产企业提供这种产品的功能,而不是产品的具体结构。企业生产的目的,也是通过生产获得用户所期望的功能,而结构、材质等是实现这些功能的手段,目的是主要的,手段可以广泛选择。因此,运用价值工程分析产品,是在分析功能的基础之上再去研究结构、材质等问题。
[案例2]答:来源:www.examda.com
(1)特征:
①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②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③价值工程将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
④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和创新。
⑤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即将功能转化为能够与成本直接相比的量化值。
⑥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
(2)故价值分析的对象应以下述内容为重点:
①选择数量大,应用面广的构配件。
②选择成本高的工程和构配件。
③选择结构复杂的工程和构配件。
④选择体积与重量大的工程和构配件。
⑤选择对产品功能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构配件。
⑥选择在使用中维修费用高、耗能量大或使用期的总费用较大的工程和构配件。
⑦选择畅销产品,以保持优势,提高竞争力。
⑧选择在施工(生产)中容易保证质量的工程和构配件。
⑨选择施工(生产)难度大、多花费材料和工时的工程和构配件。
⑩选择可利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结构及在科研上已有先进成果的工程和构配件。
(3)计算分部工程的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见下表:

表中:总目标成本=预算成本×(1-5%)=1942×95%=1844.9万元
目标成本=总目标成本×功能系数
成本降低额=预算成本-目标成本
(4)从上述结果看出;主体结构、地基基础的价值系数小于1.0,因此应以主体结构、地基基础为价值工程的分析对象,寻求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法。
[案例3]答:
(1)提高价值的途径:
按价值工程的公式V=F/C分析,提高价值的途径有5条:
①功能提高,成本不变;
②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③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④降低辅助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⑤功能大大提高,成本稍有提高。
(2)计算分部工程的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见下表:

表中:总目标成本=预算成本×(1-6%)=198.35×94%=186.449万元
目标成本=总目标成本×功能系数
成本降低额=预算成本-目标成本
(3)由上表中可以看出:地下室工程、主体结构、门窗工程的价值系数均小于1.0,应作为价值改进对象。根据成本降低额的大小,功能改进顺序依次为:主体结构、地下室工程、门窗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4)①根据计算公式Vi=Fi/Ci,功能的价值系数不外乎以下几种结果:
Vi=1 表示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
Vi<1 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Vi>l 说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即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应具体分析,可能功能与成本分配已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高成本。
②头脑风暴法;歌顿法(模糊目标法);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专家检查法。
[案例4]答:来源:www.examda.com
(1)价值工程可分为以下三个工作阶段:①分析问题;②综合研究;③方案评价。
价值工程包括以下三个工作步骤:①功能定义;②功能评价;③制定创新方案与评价。
(2)任何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即功能,这是存在于产品中的一种本质。根据功能的不同特性,可以将功能分为以下几类:
①按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类: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②按功能的性质分类:功能可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③按用户的需求分类:功能可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④按功能的量化标准分类:产品的功能可分为过剩功能与不足功能。
⑤按总体与局部分类:产品的功能可分为总体功能和局部功能。
(3)计算步骤如下:①计算各方案功能指数如下:

注:表中,各方案功能加权得分之和为:7.45 9.12 8.96=25.53
②计算各方案成本指数如下:

(4)从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丙方案的价值系数最高,为最优方案。
[案例5]答:
(1)方案1功能总分=9×0.38 8×0.23 6×0.07 10×0.22十7×0.06 9×0.04=8.66
方案2功能总分=8×0.38 9×0.23 7×0.07 6×0.22 9×0.06 10×0.04=7.86
方案3功能总分=9×0.38 8×0.23 10×0.07 7×0.22 9×0.06 8×0.04=8.13
方案功能总分=8.66 7.86 8.13=24.65
功能系数=各方案功能分数/方案功能总分
成本系数=各方案成本/总成本
价值系数=功能系数/成本系数

表中结果可以看出:方案2的价值系数大于1.0,为最优方案。
(2)按价值工程的公式V=F/C分析,提高价值的途径有5条:
1)功能提高,成本不变;
2)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3)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4)降低辅助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5)功能大大提高,成本稍有提高。
(3)价值工程的特征如下:
①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②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③价值工程将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
④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和创新。 来源:www.examda.com
⑤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即将功能转化为能够与成本直接相比的量化值。
⑥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
[案例6]答:
(1)量本利分析又称为盈亏平衡分析,是在一定市场、生产能力及经营管理条件下(即:假设在此条件下生产量等于销售量),通过对产品产量、成本、利润相互关系的分析,判断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2)保本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件售价-单方变动成本)=128×10000/(1180-860)=4000件
保本点的销售收入=单件售价×[固定成本/(单件售价-单方变动成本)]=1180×[128×10000/(1180-860)]=472×10000元=472万元
(3)假定利润32万元,则销售量=(固定成本 利润)/(单件售价一单方变动成本)=(128×10000 32×10000)/(1180-860)=5000件
销售收入=单件售价×销售量=5000×1180=590×10000元=590万元
[案例7]答:
(1)三个参数(费用值)为:
①BCWP: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指在某一时间已经完成的工作(或部分工作),以批准认可的预算为标准所需要的资金总额。
②BCWS: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即根据进度计划,在某一时刻应当完成的工作(或部分工作),以预算为标准所需要的资金总额。
③ACWP: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即到某一时刻为止,已完成的工作(或部分工作)所实际花费的总金额。
(2)计算结果如下表:

(3)16周末的ACWP为3170万元,BCWS为4500万元,BCWP为3200万元。
①费用偏差:CV=BCWP-ACWP=3200-3170=30万元,由于CV为正,说明费用节支;
②进度偏差:SV=BCWP-BCWS=3200-4500=-1300万元,由于SV为负,说明进度延误。
(4)①费用绩效指数:CPI=BCWP/ACWP=1.009,由于CPI>1,故费用节支;
②进度绩效指数:SPI=BCWP/BCWS=0.716,由于SPI<I,故进度延误。
[案例8]答:


(2)绘制该工程三种投资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①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曲线;③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

(3)分析第5周末和第10周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
①从表中看出:第5周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33-36=-3万元 即:投资节约3万元
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54-36=18万元 即:进度拖后18万元
或: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5-[3 (36-28)/(41-28)]=1.38周
即:进度拖后1.38周。
②从表中看出:第8周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为: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73-78=-5万元 即:投资节约5万元
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79-78=1万元 即:进度拖后1万元
或: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8-[6 (78-65)/(76-65)]=0.18周
即:进度拖后0.18周。


上一篇:工程价款计算习题答案与解析
下一篇:成本控制方法的应用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