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习题集》(13)
单选题
1.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的第一次监督检查应该在( )进行。
A.工程开工前 B.工程开工之日起七天内
C.工程开工当天 D.工程开工之日起三天内
2.建设工程项目结构主要部位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证明需要在各方验收后
( )报监督机构备案。
A.三天内 B.五天内
C.七天内 D.十天内
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是按( )建立的。
A.分项工程 B.分部工程
C.单位工程 D.检验批
4.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非常严重的施工单位, 政府监督机构可以发出( )予以处理。
A.质量问题整改通知书 B.局部暂停施工指令单
C.工程暂停施工通知书 D.临时收缴资质证书通知书
5.下列关于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竣工阶段工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对所提出的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B.参与竣工验收会议
C.编制分部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D.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并向备案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单选题答案:
1.A; 2.A; 3.C;
4.D; 5.C.
[解析]
5.答案C:
编制分部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应为编制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报告。
多选题
1.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我国在( )中明确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建设工程质量行使监督职能。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C.GB/T 19000系列标准 D.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E.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各级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依据包括( )。
A.国家、地方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B.建设部颁布的相关部门规章
C.各专业部门颁布的相关部门规章 D.建设部颁布的相关规范标准
E.各专业部门颁布的相关规范标准
3.政府在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行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职能时,需要对( )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E.保险单位
4.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开工前的质量检查包括( )。
A.检查项目参与各方的质保体系 B.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C.检查工程建设各方的合同文件 D.审查监理规划文件
E.检查各方人员的资质证书
多选题答案:
1.A、D;
2.A、D、E;
3.A、B、C、D;
4.A、B、D、E.
[解析]
2.答案A、D、E:
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标准,各级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依据是强制性标准。
1Z204050 熟悉常见的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单选题
1.用于整理质量特性统计数据、观察生产过程质量稳定与否并可用于制定质量控制公差标准的数理统计方法是( )。
A.分层法 B.排列图法
C.控制图法 D.直方图法
2.工地分别从甲厂和乙厂购买了焊条,焊接工人A 和B 用这些焊条对工程进行了焊接作业, 通过质量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焊接 工人 检查 结果 甲 厂 乙 厂
焊点 不合格率(%) 焊点 不合格率(%)
A 不合格 30 60 6 30
合 格 20 X1
B 不合格 5 X2 10 50
合 格 20 10
表中X1所代表的数字应该是( )。
A.14 B.18
C.20 D.50
3.在进行直方图的位置观察分析时,如果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充满上下限,说明( )。
A.质量能力适中符合要求 B.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
C.质量能力偏小需要整改 D.质量能力处于临界状态
4.在进行直方图的位置观察分析时,如果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在控制界限以内并与上下限有较大距离时,说明( )。
A.质量能力偏小需要整改 B.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
C.质量能力适中符合要求 D.无法判断质量能力
5.下列异常直方图中,可能由于有意识地剔出上限(或下限)以外的数据面引起的是( )。
6.下列异常直方图中,可能由于将两组数据混在一起所造成的是( )。
7.下列异常直方图中,可能由于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原因而造成的是( )。
8.下列异常直方图中,可能由于分组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引起的是( )。
9.针对工程质量( )的特点,可以用分层法进行质量问题分析。
A.具有隐蔽性 B.具有多发性
C.质量变异大 D.影响因素多
10.若用μ± 3σ作为控制界限,当生产处于稳定状态时,质量数据落在控制界限外的概率为( )。
A. 68.25% B. 31.75%
C. 99.73% D. 0.27%
11.直方图分布区间的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 )所决定的。
A.平均值 B.标准偏差
C.中位数 D.最大值
12.ABC分类管理法中, B类问题是指 ( )。
A.主要问题 B.一般问题
C.次要问题 D.特殊问题
13.排列图是将影响质量的因素按照其( )进行排列的。
A.出现频率大小 B.累计频率大小
C.严重程度 D.出现先后顺序
14.可用于分析造成质量问题主次因素的方法是( ) 。
A. 排列图法 B. 调查表法
C. 鱼刺图法 D. 直方图法
15.已知情况同题3,表中X2 所代表的数字应该是( )。
A.15 B.20
C.25 D.75
16.一个焊接班组有两个工人进行焊接作业,甲焊接了11 个焊点,其中4个有质量问题,乙焊接了15个焊点,其中6个有质量问题,说明( )。
A.甲比乙焊接技术好 B.乙比甲焊接技术好
C.甲和乙焊接技术相同 D.需根据各影响因素进一步用分层法分析
单选题答案:
1.D; 2.A; 3.D; 4.B; 5.C;
6.A; 7.D; 8.B; 9.D; 10.D;
11.B; 12.C; 13.A; 14.A; 15.B;
16.D.
[解析]
13.答案A:
排列图是首先将各质量总是的影响因素按照出现率大小排列,然后计算累计频率,再根据ABC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
16.答案D:
不能仅仅片面依靠甲乙焊接的合格率来判断两个人的焊接技术,影响焊接的因素很多,如材料、环境状况等,需要采用分层法作进一步分析,因此本题答案应为D。
多选题
1.下列关于因果分析图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因果分析图法又称为质量特性要因分析法
B.可以定量地分析质量问题的因果关系
C.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
D.一个质量特性不能使用一张图进行分析
E.通常采用QC小组的方式进行
2.下列关于排列图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排列图的主要作用是找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
B.排列图的主要作用是分清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
C.排列图具有直观性
D.排列图法中通常用ABC分类管理法对质量问题因素进行分类
E.排列图法在计算累计频率前,需要先将各质量问题的出现频数从大到小排列
3.在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中,直方图一般是用来( )。
A.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B.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C.分析生产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D.逐层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E. 分析质量水平是否保持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4.对直方图形状的观察分析,主要是看( )。
A.形状是否接近正态分布 B.分布区间的宽窄
C.形状是否接近ß分布 D.形状是否接近均匀分布
E. 分析质量特性数据分布是否在公差允许的范围内
5.工地分别从甲厂和乙厂购买了焊条,焊接工人A 和B 使用这些焊条对工程进行了焊接作业, 通过质量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本表所示情况,假设不存在除本表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焊接工人 检查结果 甲 厂 乙 厂
焊点 不合格率(%) ) 焊点 不合格率(%) )
A 不合格 9 33 10 40
合 格 21 15
B 不合格 15 50 5 20
合 格 15 20
A.工人A用甲厂焊条比工人B用甲厂焊条焊接合格率高
B.工人A用乙厂焊条比工人B用乙厂焊条焊接合格率高
C.工人A用甲厂焊条比用乙厂焊条焊接合格率高
D.工人B用甲厂焊条比用乙厂焊条焊接合格率高
E.工人B用甲厂焊条比用乙厂焊条焊接合格率低
多选题答案:
1.A、C、E;
2.B、C、E;
3.A、C、E;
4.A、B;
5.A、C、E.
[解析]
4.答案A、B:
正常的直方图应该符合正态分布,选项C、D显然不正确,而选项E是关于直方图位置的观察分析。
1Z204060 了解GB/T19000—ISO9000(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单选题
1.质量手册包括工程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应控制的所有质量职能活动的内容,这体现了质量手册的( )。
A. 系统性 B. 协调性
C. 可操作性 D. 可检查性
2.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当出现体系认证证书持有者变更时,( )。
A.可按规定进行复评 B.可按规定重新换证
C.需要重新进行认证 D.待有效期满后再处理
3.下列关于复评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在认证合格有效期满后,如企业愿意继续延长,可提出复评申请
B.在认证合格有效期满前,如企业愿意继续延长,可提出复评申请
C.在认证合格有效期满前,如企业地址发生变更,可提出复评申请
D.在认证合格有效期满前,如企业名称发生变更,可提出复评申请
4.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在对申请方质量体系进行审查时,( )。
A.既需要进行文件审查,又需要进行现场审核
B.仅需要进行现场审核
C.既不需要进行文件审查,也不需要进行现场审核
D.仅需要进行文件审查
5.撤销认证的企业一般可以在( )重新提出认证申请。
A.半年后 B.一年后
C.两年后 D.三年后
6.当获证企业发生质量体系严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时,认证机构可以做出( )的决定。
A.认证通报 B.认证注销
C.认证暂停 D.认证撤销
7.认证机构通常需要( )对认证合格单位进行定期监督性现场检查。
A.一年一次 B.半年一次
C.两年一次 D.三年一次
8.在获准认证后的维持和监督管理中,企业通报是指认证合格的企业质量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较大变化时, 需向( )通报。
A.政府质量监督部门 B.企业质量管理部门
C.企业领导决策部门 D.质量体系认证机构
9.企业获准认证的有效期一般为( )。
A.2年 B.3年
C.5年 D.10年
10.质量认证制度是由( )对企业的产品及质量体系做出正确可靠的评价,从而使社会对企业的产品建立信心。
A.政府主管部门 B.顾客方
C.公正的第三方 D.企业自身
11.GB/T 19000是我国按照( )原则,从2000版ISO 9000族国际标准转化而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A.等量 B.等效
C.等同 D.等比
12.质量记录应完整地反映质量活动实施、验证和评审的情况,并具有( )的特点。
A.可检查性 B.可修改性
C.可追溯性 D.可理解性
13.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 )是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体系中各项质量活动进行和结果的客观反映。
A.质量方针 B.质量手册
C.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D.质量记录
14.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 )文件。
A.基础性 B.指导性
C.支持性 D.纲领性
15."重合同,守信誉,为业主提供最优质的工程和最优质的服务" 可以作为企业的( )。
A.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质量方针 D.质量体系
16.下列关于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目标是落实质量方针的具体要求
B.质量方针是落实质量目标的具体要求
C.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的概念是相同的
D.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是没有关系的两个概念
17.2000版ISO 9000族标准中阐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是( )。
A. ISO 9000-2000 B. ISO 9001-2000
C. ISO 9004-2000 D. ISO 9002-2000
18.由组织的最高领导者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是指企业的( )。
A.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质量方针 D.质量体系
19.领导意识在质量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质量管理原则关于( )的阐述中特别指出企业领导应该重视数据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整理。
A.领导作用 B.过程方法
C.管理的系统方法 D.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20.质量管理原则中的( )提出质量管理应采用过程网络的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系统管理。
A.基于网络的管理方法 B.过程方法
C.管理的系统方法 D.全员参加
21.根据质量管理八项原则,领导在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中起着( )作用。
A.支持 B.辅助
C.决定 D.保证
单选题答案:
1.A; 2.B; 3.B; 4.A; 5.B; 6.D;
7.A; 8.D; 9.B; 10.C; 11.C; 12.C;
13.D; 14.C; 15.C; 16.A; 17.B; 18.C;
19.D; 20.C; 21.C.
[解析]
1.答案A:
选项B是指质量手册中各种文件应协调一致;选项C是指质量手册中的条款不是原则性的理论,应当是规定具体并贯彻执行的;选项D是指质量手册中的文件规定要有定性和定量要求,以便监督和检查。
17.答案B:
选项A为质量管理体系一术语;选项C为质量管理体系一业绩改进指南;选项D不正确。
18.答案C:
质量方针是指企业的最高领导者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质量目标则是落实质量方针的具体要求。
多选题
1.质量体系文件一般主要由( )几部分构成。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质量成本的构成和经济性评价 D.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
E.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各种程序性文件
2.质量手册的基本内容一般应包括( )。
A.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组织机构及质量职责
C.体系要素或基本控制程序 D.质量手册的发行数量
E.质量手册的评审、修改和控制的管理办法
3.质量手册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纲领性文件,不仅应具备指令性和系统性,同时还需要具备( )。
A.协调性 B.适应性
C.可行性 D.可检查性
E.可修改性
4.下列关于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说明,正确的有( )。
A.是企业各职能部门为落实质量手册的要求而规定的细则
B.企业为落实质量管理工作而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属于程序文件的范畴
C.各企业程序文件的内容及详略必须遵循统一的规定
D.是质量手册的指导性文件
E.一般包括六个方面的通用性管理程序
5.质量记录应( )。
A.包括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质量职责 B.具有可追溯性
C.有实施、验证和审核等签署意见 D.记载关键活动的过程参数
E.完整反映质量活动实施、验证和评审情况
6.在企业内部落实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程序,其目的是( )。
A.评价质量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及适用性 B.建立质量体系运行的信息
C.向内部审核单位提供体系有效的证据 D.明确企业的质量目标
E.揭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7.第三方质量认证制度具有( )等重要意义。
A.促进企业完善质量体系 B.提高供方企业的质量信誉
C.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D.增强供方企业的检测手段
E.减少社会重复检验和检查费用
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申请单位一般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A.具有法人资格 B.具有一定数量的质量管理专家
C.具有国际知名的品牌 D.属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E.已经按国际公认的质量体系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多选题答案:
1.A、B、D、E; 2.A、B、C、E; 3.A、C、D;
4.A、B、E; 5.B、C、D、E; 6.A、B、E;
7.A、B、C、E; 8.A、E。
[解析]
5.答案B、C、D、E:
选项A是关于质量手册的内容。
6.答案A、B、E:
选项C——向内部审核单位提供体系有效的证据的错误的,应该是向外部审核单位提供体系有效的证据。
1Z204070 了解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图纸会审通常是( )。
A.在设计交底前进行 B.设计交底后进行
C.与设计交底同时进行 D.与设计交底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2.工程设计行业资质等级符合由高到低排列顺序的是( )。
A.甲、乙、丙 B.一、二、三
C.特、一、二、三 D.一、二、三、四
3.下列不属于图纸会审内容的是( )。
A.地质勘察资料是否齐全 B.设计图纸和说明是否齐全
C.施工安全、环境卫生有无保证 D.设计变更方案是否合理
4.在编制设计纲要时,在( )部分,一般要写明关于建筑标准层高度的要求。
A.建筑的风格及造型 B. 建筑剖面的要求
C.使用空间设计方面的要求 D. 建筑立面的要求
单选题答案:
1.B; 2.A; 3.D; 4.B.
[解析]
二. 多项选择题
1.图纸会审是由( )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熟悉和审查。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施工单位 D.材料设备供货单位
E. 审计单位
2.设计图纸必须按规定具有( )。
A.国家批准的出图印章 B.建筑师执业印章
C.结构工程师执业印章 D.监理工程师执业印章
E. 造价工程师执业印章
3.设计文件中所选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 )等技术指标。
A.规格 B.型号
C.厂家 D.性能
E. 产地
多选题答案:
1.A、B、C;
2.A、B、C;
3.A、B、D.
[解析]
2.答案A、B、C:
设计图纸不需要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的执业印章。
上一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习题集》(11)
下一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习题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