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习题集》(14)
1Z205010 掌握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
单选题
1.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的单件性使得每项工程都要( )。
A.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
B.根据行业分工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
C.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针
D.根据业主要求制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
2.建筑产品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决定建设工程环境管理的( )。
A.全面性和协调性 B.一致性和相关性
C.多样性和经济性 D.可靠性和适应性
3.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使用的各个阶段都要持续不断地考虑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问题,说明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 )。
A.复杂性 B.持续性
C.协调性 D.多样性
4.建设工程项目健康安全与环境问题需要在项目的以下阶段考虑( )。
A.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验收、投产、使用和维护
B.决策、论证、报批、实施、检查、评比等
C.开发、交易、咨询、招投标、报价、合同谈判
D.施工组织设计、四通一平、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完工清理施工现场场地
5.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问题在建设项目的 ( )。
A. 各个阶段都应重视 B. 前期策划阶段应重点考虑
C. 设计阶段应重点考虑 D. 施工阶段应重点考虑
6.建设工程必须在固定场地按施工工艺要求连续生产,使得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应该具有( )。
A. 交替性 B. 协调性
C. 符合性 D. 统一性
7.建筑产品的单件性要求每一个建筑产品都要根据其特定要求进行施工,其表现包括( )。
A.不能使用同一施工队伍、同一施工工艺、同一生产设备,同一家承包商进行生产
B.施工生产组织及机构变动频繁,生产经营的"随机性"特征特别突出
C.生产过程中试验性研究课题多,给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带来不少难题
D.对于同一地区的不同建设工程项目,可以制定相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
8.造成生产事故和劳动疾病有增无减的原因是( )。
A.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B. 生产力高度发展
C. 社会文明水平提高 D. 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
9.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生产的流动性及受外部环境影响因素都使得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具有( )。
A.艰巨性 B.复杂性
C.不可逆性 D.重复性
10.保护环境最有效方法是减少污染物排量和( )。
A.减少世界经济总量 B.减少各国人口数量
C.减少资源的消耗水平 D.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11.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是( )。
A.为达到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所进行的指挥、控制、组织和协调活动
B.要求组织按照相同管理模式、相同的管理程序、相同的施工工艺进行规模化大批量生产
C.把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状态,尽可能不发生涉及人身安全的责任事故
D.实施GB/T 28001和GB/T 24001标准,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2.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 )。
A. 彻底消除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
B. 保护产品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
C.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D. 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控制实现安全控制
13.目前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大约是全球森林覆盖率的( )。
A.25% B.50%
C.75% D.1.5倍
14.21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挑战中有( )。
A.传染病威胁人类健康 B.森林面积锐减
C.世界经济逐渐衰退 D.海平面水位下降
15.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统计,全球平均每天发生各类生产事故和劳动疾病约为( )。
A.10万起 B.68万起
C.560万起 D.2.5亿起
单选题答案:
1.A; 2.C; 3.B; 4.A; 5.A;
6.B; 7.C; 8.A; 9.B; 10.C;
11.A; 12.B; 13.B; 14.B; 15.B.
[解析]
8.答案A: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是造成生产事故和劳动疾病有增无减的原因之一。[1Z205011,(1)]。干扰答案:B、生产力高度发展更有资金和技术来保证安全生产,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C、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安全是社会文明水平提高的表现,只会合生产事故下降。D、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能够使生产事故下降。
11.答案A: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任务是为达到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所进行的指挥、控制、组织和协调活动。[1Z205011,(2)]。干扰答案:B。不是建设项目的特点。C、是安全控制的目标。D、通过认证不是目的和任务,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之一。
12.答案B:
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护产品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干扰答案:A只是一种口号式的宣传;C是安全控制的内容,不是目的;D是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而言,没有考虑使用者的健康安全问题。
多选题
1.某些人忽视产品生产者的劳动条件和环境的改善,甚至以牺牲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其原因是( )。
A.追求低成本、高利润 B.物质文明发展的要求
C.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D.自然灾害频发
E.为生活所迫
2.由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产生的废物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21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面临的挑战有( )。
A.森林面积锐减
B.海洋、河流遭污染现象加剧
C.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出现造成气候反常
D."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失常,自然灾害频发
E.臭氧层遭破坏,紫外线辐射增加
3.建设工程项目作业现场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应考虑下列人员的健康安全( )。
A.全体作业人员 B.临时工作人员
C.合同方人员 D.来访及参观人员
E.上级管理人员
4.建设工程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复杂性是由( )决定的。
A.生产人员的流动作业 B.工具和设备的交叉和流动作业
C.较多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D.地理条件和地域资源的影响
E.设备、材料质量的影响
5.某些承包商健康安全环保费用投入不足的客观原因是( )。
A.生产作业人员不需要 B.业主压低标价
C.外部环境条件好 D.建筑市场竞争激烈
E.职工安全意识加强
多选题答案:
1.A、C;
2.A、B、D、E;
3.A、B、C、D;
4.A、B、C;
5.B、D.
[解析]
2.答案A、B、D、E:
[1Z205011(1)]。21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面临八大挑战:1)森林面积锐减;2)土地严重沙化;3)自然灾害频发;4)淡水资源日益枯竭;5)“温室效应”造成气候严重失常;6)臭氧层遭破坏,紫外线辐射增加;7)酸雨频繁,使土壤酸化,建筑和材料设备遭腐蚀,动植物生存受到危害;8)化学废物排量剧增,海洋、河流遭化学物质和放射废物污染。干扰答案:C、“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出现造成气候反常”是一种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1Z205020 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程序和基本要求
单选题
1.建设工程项目是开放系统,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很大,决定了控制系统的( )。
A.动态性 B.严谨性
C.交叉性 D.广泛性
2.三级安全教育包括( )。
A.进厂教育、进车间教育、进班组教育
B.进厂教育、进车间教育、上岗教育
C.最高领导教育、项目经理教育、班组长教育
D.最高领导教育、生产负责人教育、项目经理教育
3.安全生产必须把好"六关","六关"包括( )。
A.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B.计划关、交底关、教育关、监控关、检查关、改进关
C.计划关、培训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D.措施关、培训关、教育关、监控关、检查关、改进关
4.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的计划,不包括( )。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管理要点
C.安全技术要求 D.安全目标
5.工程施工要实现对安全生产的有效控制,应将安全管理目标分解到( )。
A.每个岗位 B.每个职能部门
C.每个技术部门 D.每个管理者
6.安全生产是指( )。
A. 在生产过程处于避免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及其他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状态
B. 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C. 分析和预测工程项目中潜在的危险、 危害性及其可能后果的严重程度的工作
D. 杜绝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的激励机制
7.根据控制系统的交叉性,安全控制要将( )相互结合。
A.工程系统、环境系统、社会系统
B.工程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
C.环境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
D.工程系统、自然系统、环境系统
8."安全第一"的方针充分体现了( )的理念。
A.安全施工 B.安全质量并重
C.以人为本 D.以企业利益为重
9. 建设工程项目是开放系统,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很大,安全控制( )。
A. 需要加大力度、统一要求、面面俱到
B. 需要把工程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结合
C. 需要自始至终地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D. 需要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严谨细致的工作
10.安全控制的方针是( )。
A.安全第一,生产服从安全
B.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速度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11.安全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 )。
A.为减少或消除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B.涉及到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为生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C.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测量其可能性的大小的一系列活动
D.相关的人员、设备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单选题答案:
1.C; 2.A; 3.A; 4.D;
5.A; 6.A; 7.A; 8.C;
9.B; 10.C; 11.B.
[解析]
6.答案A:
安全生产是指使生产过程处于避免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及其他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危险)的状态。[1Z205021(1)]。干扰答案:B、“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是安全控制的概念。C、“分析和预测工程项目中潜在的危险、危害性及其可能的后果的严重程度的工作”是工程项目危险源辨识的任务。D、“杜绝重特大人身伤亡事故,确保生产顺利进行”是安全控制的目标,“激励机制”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之一,不是安全生产的定义。
11.答案B:
安全控制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1Z205021(2)]。干扰答案:A、“为减少或消除不安全行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控制第二类危险源的一种方法。C、对生产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测量其可能性的大小的一系列活动”是工程项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析的任务。D、对生产过程中“相关的人员、设备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要求,是一种很高的要求,现实中达不到的目标等于空话。
多选题
1.不可接受风险是指( )。
A.超出了方针、目标和企业规定的其他要求
B.超出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
C.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要求
D.超出了人们的判断能力的限度的风险
E.超出了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
2.安全控制的具体目标是( )。
A.缩短工期
B.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标
C.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
D.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
E.减少建设总投资的目标
3.安全控制的特点是( )。
A.控制面广 B.动态性
C.系统交叉性 D.严谨性
E.复杂性
4.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工作涉及范围大、控制面广,是因为( )。
A. 安全监督部门监管力度大,要求高
B. 流动作业多,高处作业多,作业位置变化多
C. 监理工程师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严格
D. 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各个环节要求不同
E. 工程规模较大,生产工艺复杂、工序多
5.根据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些工程可以在获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之前开工
B.总承包单位和每一个分包单位都应持有《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
C.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D.施工机械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E.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和搞好安全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多选题答案:
1.A、B、C;
2.B、C、D;
3.A、B、C、D;
4.B、E;
5.B、C、D.
[解析]
1. 答案A、B、C:
安全生产是指使生产过程处于避免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及其他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危险)的状态,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危险)是指情况或状态A ,超出了方针、目标和企业规定的其他要求、B,超出了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C,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要求。[1Z205021(1)]。干扰答案:D,“超出了人们的判断能力的限度”属于无法用现在已经掌握的手段预测的风险,包括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的风险。E,“超出了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也同样包括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
1Z205030 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方法
单选题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方法)中,E所代表的是( )。
A.风险的大小 B.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造成后果的大小 D.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2.在工程和设备开工或停工前,检修中,工程或设备竣工及试运转时进行的安全检查属于( )。
A.日常性检查 B.季节性检查
C.专业性检查 D.不定期检查
3.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
A.查计划 查实施 查隐患 查监控 查事故处理
B.查计划 查管理 查组织 查监控 查事故处理
C.查思想 查实施 查组织 查整改 查事故处理
D.查思想 查管理 查隐患 查整改 查事故处理
4.工程项目安全检查是安全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检查可以( )。
A.监督作业班组长进行安全生产
B.清除安全隐患、改进安全设施
C.发现施工作业中的危险因素
D.代替工程施工安全验收评价
5.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职责权限、操作规程、安全法规
B.安全方针、安全目标、设备性能、安全法规、职责权限
C.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
D.安全方针、安全技能、安全目标、操作规程、安全法规
6.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和安全预防措施,主要有( )个方面的内容。
A.15 B.16
C.17 D.18
7.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除制定项目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 )的安全技术措施。
A.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 B.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
C.单位工程或分部工程 D.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
8.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 )。
A.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
B.各级隶属关系的企业和企业主管单位要按当地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报送安全事故报告的制度
C.是使生产过程处于避免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及其他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危险)的管理制度
D.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保证安全生产的制度
9.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实施首先应( )。
A.落实安全技术费用 B.制定安全事故处理方案
C.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D.积极救助职业病患者
10.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中必须包括( )。
A.安全费用使用计划 B.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C.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D.安全验收评价文件
11.产生重大风险时,所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B.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措施
C.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的资源
D.只有当风险已经降低时,才能开始工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12.危险源是指( )。
A.可能发生能量意外释放或使能量不受限制的所有情况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B.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C.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不确定因素或这些因素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D.在可接受风险范围之外的,所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情况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13.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方法)时,如果事故相当可能发生,而且人员易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率是每周一次,同时其后果又很严重,并可能导致一人死亡时,该危险源属于( )。
A. 可容许风险 B. 中度风险
C. 重大风险 D. 不容许风险
14.不容许风险的档的危险性值应大于( )。
A.160 B.240
C.320 D.480
15.在使用下列公式S = L ·E ·C评价风险时,中度风险的取值范围是( )。
A.70~150 B.70~160
C.60~150 D.60~160
16.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方法)估计某项作业的危险性,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 6,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 6,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C = 7,该危险源为( )。
A. 可容许风险 B. 中度风险
C. 重大风险 D. 不容许风险
17.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方法)估计某危险源时,几个参数分别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 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 6,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C = 7,该危险源为( )。
A.可容许风险 B.中度风险
C.重大风险 D.不容许风险
18.在7级风条件下进行起重作业,估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发生事故会造成重大损失,则该危险源为( )。
A.可容许风险 B.中度风险
C.重大风险 D.不容许风险
19.危险源辨识方法中,安全检查表法的缺点是 ( )。
A.只能作定性分析 B.只能作定量分析
C.实行起来非常繁琐 D.不能系统地反映问题
20.有关第一类危险源与第二类危险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B.第二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一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二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C.第二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一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D.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
21.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是( )。
A.员工 B.危险源
C.设备 D.安全制度
22.对于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危险因素是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
B.危险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有害因素是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
C.危险因素强调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有害因素是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
D.危险因素是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
单选题答案:
1.D; 2.D; 3.D; 4.C; 5.C; 6.C;
7.A; 8.A; 9.C; 10.B; 11.C; 12.B;
13.C; 14.C; 15.B; 16.C; 17.B; 18.D;
19.A; 20.A; 21.B; 22.A.
[解析]
13.答案B: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和状态。”是危险源的定义。[1Z205031(1)]干扰答案:A,“可能发生能量意外释放或使能量不受限制的所有情况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C,“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不确定因素或这些因素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D,“在可接受风险范围之外的,所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情况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都不是危险源最正确的定义。
16.题和17.题的答案都是根据LEC方法,即按公式:S=L·E·C。S是判断风险大小的量,其代表意义如表1Z205000—1所示。根据该表,这些题的答案就可一一对应。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表1Z205000—1
危险性量值(S) 危险程度 危险性是值(S) 危险程度
≥320 不容许风险,不能继续作业 20~70 可容许风险,需要注意
160~320 重大风险,需要立即整改 ≤20 可忽略风险,可以接受
70~160 中度风险,需要整改
多选题
1.危险源主要包括( )。
A.事故因素 B.危险因素
C.有害因素 D.时间因素
E.损失因素
2.下列因素哪些是第二类危险源( ) 。
A. 炸药 B. 电缆绝缘层
C.脚手架 D. 起重机钢索
E.压力容器
3.安全检查表法的优点是( )。
A.可进行量化分析 B.简单易懂
C.容易掌握 D.使检查系统化
E.能做出定性评价
4.根据危险源控制的策划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尽可能完全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
B.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C.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降低人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
D.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
E.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分开处理
5.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
B.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
C.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奖惩制度
D.安全检查、实施监督、职责权限
E.管理制度、安全方针、资源配置
6.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包括( )。
A.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
B.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C.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D.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E.发生事故后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7.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包括( )。
A.安全检查要深入基层、领导为主,深入全面地进行
B.建立检查的组织领导机构,挑选具有较高技术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参加
C.把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起来,基层以互相检查为主,企业内相应部门以自检为主
D.将检查作为最终目的,要及时发现问题
E.做好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思想、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和物资、奖金准备
8.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查思想 B.查管理
C.查隐患 D.查整改
E.查制度
多选题答案:
1.B、C; 2.B、C、D; 3.B、C、D;
4.B、C、D; 5.A、B、C; 6.A、B、C、D;
7.B、E; 8.A、B、C、D.
[解析]
2. 答案B、C、D:
关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的区别,可以根据它们的定义来看。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通常把生产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作为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第二类危险源是: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在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可能发生事故。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三个方面。根据定义,本题中:B,“电缆绝缘层”,C,“脚手架”D,“起重机钢索”,是约束和限制能量的措施和设备,是第二类危险源。A,“炸药”是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E:“压力容器”是拥有能量的载体,两者为第一类危险源。
上一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习题集》(15)
下一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复习题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