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习题二十一
一、单选题:
1、 根据《消防法》,在设有车间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对已经设置且确有困难不能立即加以解决的,应当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经( )批准后,可以在限期内继续使用。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公安消防机构
C. 武警消防机构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标准答案:B
解 析: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已经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应当限期加以解决。对于暂时确有困难的,应当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继续使用。
2、 根据《消防法》对工程建设中应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的规定,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B.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C.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D.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标准答案:D
解 析: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
(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3)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3、 下列社会关系中,( )属于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A. 施工单位与某个体经营者之间的加工承揽关系
B.劳动者与施工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C. 家庭雇佣劳动关系
D.社会保险机构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标准答案:B
解 析: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
4、 劳动合同应当采用( )订立。
A.书面形式
B.口头形式
C.公正形式
D.格式条款
标准答案:A
解 析: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5、 ( )不属于劳动合同变更。
A.劳动合同期限的变更
B.劳动保护的变更
C.当事人的变更
D.劳动报酬的变更
标准答案:C
解 析:劳动合同变更,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依法成立、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修改或增减。劳动合同的变更,只限于劳动合同条款内容的变更,不包括当事人的变更。
6、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职工从事合同规定以外的工作的情况是( )。
A.发生事故,需要及时抢修
B.遇灾害,需要救灾
C .因用人单位的需要而临时调动工作
D.发生短期停工
标准答案:C
解 析:在劳动合同没有变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安排职工从事合同规定以外的工作,但下列情况除外:
l 发生事故或遇灾害,需要及时抢修或救灾;
l 因工作需要而临时调动工作;
l 发生短期停工;
l 法律允许的其他情况
7、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A.10
B.15
C.30
D.50
标准答案:C
解 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8、 根据《劳动法》,( )不属于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A. 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B.职工因工负伤,伤愈出院,恢复全部劳动能力
C. 女职工在孕期内
D.女职工在哺乳期内
标准答案:B
解 析: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①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②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③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9、 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 )。
A.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B. 必须解除劳动合同
C. 可以解除合同,当应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
D. 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标准答案:A
解 析: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①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②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③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④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0、 工人小韩与施工企业订立了1年期的劳动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小韩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企业给其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其所在企业决定解除劳动合同,该企业需提前(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小韩本人。
A.10
B.15
C.30
D.60
标准答案:C
解 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11、 女工小王与施工企业某工厂签订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尚未到期,小王欲向工厂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小王应当提前(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A.10
B.15
C.30
D.60
标准答案:C
解 析: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2、 ( )属于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
A.在试用期内
B.用人单位濒临破产
C. 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 劳动者在医疗期内
标准答案:A
解 析: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①在试用期内的;
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13、 劳动保护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法定义务是( )。
A.拒绝执行违章指挥.
B.拒绝冒险作业
C.检举危害生命安全的行为
D.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标准答案:D
解 析: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后面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
14、 劳动保护法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 )的产假。
A.60天
B.90天
C.半年
D.1年
标准答案:B
解 析: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15、 根据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允许用人单位安排女工( )。
A.从事矿山井下劳动
B.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
C.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D.在怀孕期从事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标准答案:C
解 析:女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①根据妇女生理特点组织劳动就业,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②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③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④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⑤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⑥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⑦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⑧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16、 法律另有规定除外,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 )通知用人单位。
A.提前10 B
B.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
C.口头
D.事先书面
标准答案:B
解 析: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7、 劳动保护,是国家为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是( ),保持和提高劳动者持久的劳动能力的组织、技术措施的总称。
A.保证劳动者不得职业病
B.保障劳动者不感染瘟疫
C.保证劳动者不受侵害
D.职工肌体不受伤害
标准答案:D
解 析:劳动保护是国家为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是保证职工肌体不受伤害,保持和提高劳动者持久的劳动能力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18、 根据《劳动法》,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 )规定的标准。
A.国家
B.部门
C.行业
D.地区
标准答案:A
解 析: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19、 根据《劳动法》,(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A.乡级
B.县级
C.市级
D.省级
标准答案:B
解 析: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20、 《劳动法》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 )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D.第四级
标准答案:D
解 析: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1、 《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 )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D.第四级
标准答案:D
解 析: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22、 根据《消防法》的规定,责任人可能受拘留的行政处罚的有( )。
A.有重大火灾隐患,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逾期不改正的
B.阻拦报火警的
C.指使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强令他人冒险作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D.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可在有车间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标准答案:B
解 析:违反《消防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罚款或者10日以下拘留:
①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②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
③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
④故意阻碍消防车、消防艇赶赴火灾现场或者扰乱火灾现场秩序的;
⑤拒不执行火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灾的;
⑥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23、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是( )。
A.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B.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侵害女职工和未成年的合法权益,并对其造成损害的
C.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D.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标准答案:C
解 析: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4、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责任人应承担刑事责任的是( )。
A.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B.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
C.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D.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
标准答案:C
解 析: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篇: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习题二十二
下一篇: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习题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