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二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施工管理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小议混凝土防渗墙孔故的处理

  1、概述

  混凝土防渗墙是在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堰)体中连续造孔成槽,以泥浆固壁,在泥浆下浇筑混凝土而建成的。有不少地基中含有坚硬的大孤石(1~5米左右)甚至巨石,从而在防渗墙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类孔故。一旦发生孔故,要立即分析孔故发生的原因,拟定出有效的处理方案,将孔故排除。在用钢绳冲击钻机施工混凝土防渗墙中,常见的孔故有孔偏、卡钻、掉钻、埋钻、漏浆、塌孔等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孔故的出现原因、预防和处理办法。

  2、孔故的处理及预防

  2.1 漏浆

  2.1.1 产生漏浆的原因:

  (1)原始地基松散,空隙太大。

  (2)人工或机械填筑的地基,因回填碾压不密实引起漏浆。

  (3)在处理孔内事故(如槽内放炮等),由于处理方

  (4)泥浆质量不好,不能形成致密泥皮时,也容易引起漏浆。

  2.1.2 预防及处理漏浆的措施

  (1)施工平台在回填时要分层碾压(振冲)密实,必要时进行灌浆。

  (2)加强泥浆质量的性能控制。

  (3)在泥浆配合比设计时,考虑一定量的增粘剂和堵漏剂可以提高泥浆的粘度,增大屈服值,防止泥浆沉淀。增粘剂:(CMC)、羧甲基纤维素,配合比为:膨润土为水重的2%~8%、增粘剂(CMC)为粘土重的 0.05%~0.1%, 分散剂 (碱类:Na2CO3, Na5P3O10) 为粘土重的0.1%~0.5%.堵漏剂有锯沫(用量为浆量的1%~2%),稻草末、水泥(用量在17kg/m3以下)蛭石末,有机纤维素聚合物等。

  (4)在地下水位较高时需用加重剂

  一般来说,浆液浓度越大其比重也大,其输送效率也就越低,因此,不能单靠增大浆液浓度来增大比重,可以通过掺入适量的岩粉来增大泥浆比重。

  (5)对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用人工堵漏。

  ①把浆面降在槽孔板以下可能降到的范围内,用人工糊住漏洞,所用的材料有水泥浆,枯稻草沫和黄泥拌制而成。

  ②用锯沫、稻草、膨润土、水泥等直接向孔内回填,再用钻头夯密实,待凝36小时后再施工。

  ③对原始地层使用高喷、固结灌浆等措施,预防漏浆。

  2.2 孔斜

  2.2.1 产生孔斜的原因

  (1)钻机在开钻前和施工过程中未调整好。

  (2)操作人员放绳时放的太长,使钻头向软的方向偏移。

  (3)钻头遇到探头石及表面不平的大孤石。

  (4)由软层向硬层钻进时,硬层有一定的坡度。

  (5)钻具的几何中心与重心不重合,造成钻头着地时不稳。

  2.2.2 预防及处理孔斜的措施

  (1)由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加强机手的责任心,培养工人熟练技能。

  (2)遇探头石及表面不平的大孤石时,可采用定向爆破、打回填、增大钻头直径等措施。打回填纠偏时要用50~60cm的大石反复多次加入最低处,否则劳而无功。采用定向爆破时,药量要适当且浆面保持较高。如果由于放炮而影响浆面下降要待浆面加到安全高度后才放炮。

  (3)软层向硬层钻进时,可采用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在孔底加浓浆和加黄土(1m)然后用钻头点冲(点冲时绳要放长一些 ,冲击5~6次后重新把钻头提起来再放下再点冲,反复至孔正)。

  (4)施工砼接头孔时,因砼强度不均造成钻头向薄弱的方向偏。可在接头孔的上下游进行帷幕灌浆来加强防渗,达到防渗目的(此种方法在孔斜偏差较大时采用)。

  2.3 卡钻

  2.3.1 卡钻的原因

  (1)施工中疏忽大意将大块石掉入槽内或土层中存在不稳定的漂石或大孤石,将钻头卡住。

  (2)当地层中有粘土、粉砂、泥砂或软土层时,钻具容易被地层缩径而卡住。

  (3)停止施工时,钻头没有提离孔底,以致浓浆和浮

  (4)由于操作不当,形成梅花孔,使钻头被卡住。

  (5)由于放入水泥在孔底,从而粘住钻头造成卡钻。

  2.3.2 防止及处理卡钻的措施

  (1)当机械停运一段时间时,要把钻头提离孔底5m(至孔口更好)。

  (2)不能使用变质泥浆,回收的泥浆一定要通过振动筛、旋流器或沉淀池,再加适量的新泥浆,以达到浆液的性能指标。

  (3)施工中要注意孔口的保护工作,钻头升降时,尽量不要碰击孔壁,以防孔壁的石块掉入槽孔内。

  (4)上下卡钻处理方法 当孔内石块掉下后,首先要准确探测孔内的情况并详细分析原因,如果是少量的石块可以放炮或用弧铲和冲针冲坏石块,慢慢向上提升便可,常规处理卡钻可用以下方法:①对于下卡可先反冲,并用冲针冲击钻脖四周,钻头卡的较严重时,可采用冲针或钢棒将装有炸药的铁筒放至钻头下0.4米左右放炮,待钻头松动后提起。②对于已成槽的孔内卡钻可将钻机向左(右)移动1m左右,利用主绳反冲或主卷扬斜拉钻头进行处理。也可用抽筒放至钻头下往上反复推几次钻头。③当钻头、冲针、抽筒均被卡住时,更要分析卡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然后先易后难或几个相互震动也能拔出。④梅花孔形成的卡钻,要使钻头反转并多次向上提升才有效果,提上后再用钻头把梅花孔扫圆,然后再进行施工。

  2.4 埋钻

  2.4.1 埋钻的原因

  (1)在造孔过程中,由于塌孔,大量的泥石块将掉入孔内,埋住钻头。

  (2)处理孔故时,由于采用方法不当,造成孔内塌孔。

  (3)劈副孔时、提梁、C形环及钢绳断裂造成钻头掉入主孔内把钻头埋住。

  (4)由于孔壁渗水或孔内涌水,而造成孔壁失稳、掉块,而形成埋钻。

  2.4.2 处理及预防埋钻的措施

  (1)钻头旁边打一孔,钻至被埋钻头底深2~5米的地方,然后用放炮和反冲等方法来处理。

  (2)用跟管钻进至钻头低部,然后取芯放炮。

  (3)在用高压水(气)冲散钻头周围的土渣的同时再反冲钻头。

  (4)用冲针冲出小孔后再放炮处理。

  2.5 掉钻

  (1)钢绳、提梁、C形环断。

  (2)放炮后连续几天未检查钻头,钻头预应力未散开造成钻头断裂。

  (3)当钻头提升很高向下劈副孔时,由于孔内不平造成钻头提梁被孔壁磕断。

  2.5.2 掉钻的处理及预防

  (1)要经常检查钻头、提梁、C形环等。

  (2)掉钻后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钻头未倒且钻头上的钢绳较长时,可用铁钩钩住钻头上的钢绳;当钻头梁上没有钢绳或大提梁断开时,可用小铁钩钩住钻具上的小提梁,也可用钢绳套住钻脖,然后向上提。

  (3)钻头横在孔内且未接触到孔底时,可用捆绑法,即在钻头的一边用带钩的软钢绳掉至钻头下2~5米后,再在钻头的另一侧用钩子钩住多余的钢绳,然后上面用C形扣把两股钢绳卡住向上提。另外可用特制的钩子钩住钻头后再慢慢向上提。假如钻头提不动,可尽量让钻头转个方向或放炮后再向上提。

  (4)防止槽孔缩径。可以在此软层中反复回填混合均匀的黄泥和碎石或在施工中反复提几次钻头,让钻头刮掉孔壁上多余的部分,由于缩径而造成的卡钻可采用反冲的方法慢慢向上提,再用弧铲或冲针冲击钻头四周,此方法无效时可采用爆破的方法处理。

  3、结论

  以上是在红叶、冷竹关、福堂等工地施工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不同的孔故采取不同的措施,但90%孔故的发生与人的因素有关。希望这些经验能给有关施工人员处理孔故时提供借鉴。(考试考试网编辑整理)




上一篇:浅谈水利水电砼施工管理(一)
下一篇:对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分析及对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