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二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施工管理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水泥稳定砂砾的施工

水泥稳定砂砾属于水泥稳定土的一种。所谓水泥稳定土,是指在土壤或基层材料中,掺以一定数量的水泥,经混合和加水压实,使之达到稳固的结合,以提高其力学强度和耐水、耐冻性。加入土壤或基层材料中的水泥与水接触后,即起水解和水化作用,分解出氢氧化钙,使土壤或基层材料力学强度提高。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混合物称为水泥稳定土。视所用材料的不同和颗粒组成的不同,分别称为水泥稳定土、砂、碎石、石屑、砂砾和水泥稳定砂砾土。
水泥稳定土壤和水泥稳定材料可用于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其特点是:1)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板体性;2)水稳性和抗冻性都较石灰稳定土好;3)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增加;4)水泥混凝土容易因冷缩而产生裂缝,而水泥稳定土没有这种弊病;5)水泥用量不大,一般为4%~7%,且又都是低强度等级的水泥,故成本较低。在富产砂石的地方,大量采用该结构,是降低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6)适用于机械化施工和流水作业。/考试考试网一级建造师/近年来实行厂拌,方便施工。
由于水泥稳定砂砾具有这些明显特点,所以《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推荐这种结构。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一、二级公路,直至三级公路,都可用水泥稳定砂砾作为基层或底基层。
一、对组合材料的要求
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都可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忌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和受潮变质水泥,宜用低强度等级水泥。
2.水。凡人畜可饮用的水均可使用。按选定的强度要求和所采用的水泥剂量作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温养生6天后,再浸水1天,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二、施工
1.按设计挖好路床,并在路床两侧路肩上每隔一定距离(5~10米)交错/考试考试网一级建造师/开挖泄水沟(或盲沟)。
2.做好测量放样工作,钉出中线桩和水泥稳定砂砾层厚度的指示桩。
3.计算好材料用量。所用材料应符合质量要求,并根据各路段需要的干燥集料数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车辆的吨位,计算各种材料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再按每平方米水泥稳定砂砾所需的水泥重量,并计算每袋(50公斤)水泥的摊铺面积,按所需砂砾,水泥数量进行备料。
4.摊铺集料。摊铺集料前,应在未堆料的下承层上洒水,使其表面润湿,不应过分潮湿而造成泥泞。
5.摊铺水泥。在摊铺好的集料层上,用6~8吨两轮压路机碾压一遍,使其表面平整,按算好的水泥用量均匀洒在集料层上,用刮板将水泥均匀铺开。
6.拌合。分干拌和洒水湿拌两种方法。一般在摊铺洒水时,用水量应稍大些,这样可避免二次拌和所造成的浪费。拌和好的标志:混合料颜色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脸,没有粗细颗粒“窝”,且水分合适、均匀。
7.整型。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人工或平地机整平和整型。
8.碾压。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吨以上压路机碾压。
9.养生与交通管理。每段压实完并经检查已达到要求的密度后,应即开始养生。养生时间应不少于7天。
水泥稳定砂砾的工艺流程如下表:施工放样→准备下承层→备料→摊铺→拌和→整平与碾压成型→养生。
三、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水泥稳定砂砾施工必须采取流水作业,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特别要尽量缩短拌和到碾压间的延迟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小时。必须延长延迟时,不应超过水泥终凝时间。一般情况下,每一流水作业段长以200米为宜。
2.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宜在春末或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保证在冻前有一定成型期,即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的半月至一个月完成。
3.尽量不在雨季施工,防止水泥、混合料遭雨。
4.注意碾压厚度。当超过20厘米(压实厚)时应分层碾压。
5.注意做好施工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工作。
6.水泥稳定砂砾分层施工时,下层碾压完后,可以立即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砂砾,不需专门养生,但要注意表面湿润。
7.对于不能中断交通的路段,可采用半幅施工方法。接缝处应对接,必须保持平整密合。
8.缩短养生期以加快工程进度,是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施工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一篇:智能建筑与消防工程的检测验收(1)
下一篇:码头面层龟裂的产生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