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二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施工管理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灌注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1、复查桩孔定位及标高。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复核后妥善保护,施工中经常复测。

  2、复查钻杆的垂直度,控制垂直偏差0.2%以内,钻头对孔位应正确,钻头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宜控制在15㎜以内。

  3、监督承包单位做好清泥换浆工作,以减少孔底沉淀物。

  4、对泥浆试验和调制进行质量控制。钻孔过程中检查所用泥浆能否及时调整适应穿过各种地层的需要。一般要求泥浆粘度10~25s,含砂率﹤6%,密度1.15~1.2kg/m3,胶体率﹥95%……

  5、进行终孔验收,终孔的确定主要参照三个因素,即设计深度、钻速及|考试|大|浮渣取样,原则上应由地勘单位派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鉴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孔深、孔径、沉渣厚度(摩擦桩沉渣厚度≤150㎜;端承桩沉渣厚≤50㎜)。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允许偏差(见表1)

  表1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D≤1000㎜    D﹥1000㎜

  1    桩径偏差(㎜)   ±50       ±50

  2    垂直度允许偏差(%) 1        1

  3    桩位允许偏差(㎜)

  单桩、条形桩基础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D /6且不大于100 100 0.01H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间桩1/4且不大于150 150 0.01H注:①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②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6、浇灌砼前,应检查孔底500㎜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

  7、监督承包单位在1.5~3h内(最多不超过4h)完成砼浇筑的准备工作,就绪后监理工程师下达浇筑通知。

  8、成孔后不能立即灌注砼的桩孔,应检查是否满水,以防塌孔。灌注前应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后,再检查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后允许浇灌砼。

  9、检查钢筋笼的制作质量,对钢筋笼进行隐蔽验收|建设工程教育网|.检查保障保护层的措施,注意起吊钢筋笼的情况,防备严重变形。

  10、砼导管应拆装灵活,浇筑过程中应保持导管始终在孔洞中心,并随时测量浇筑深度,确定埋置深度(一般控制在3~6m最小不得小于2m),防止导管提拔过快、过多,造成断桩。

  11、下导管后,浇灌砼前,要求再次清孔,并计算浇灌砼量,要保证浇倒首灌砼后导管埋入砼面下0.8 m以上。

  12、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考试|大|得低于设计标高500mm,应考虑凿除的泛浆高度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砼达到强度设计值。

  13、核算砼浇筑量(浇灌量必须大于按孔径计算的体积,充盈系数一般土质为1)。

  14、钻孔灌注桩施工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要随随时检查现场人员特别是质检人员的在岗情况及有无作钻进记录,监理人员要及时做好工序的检测验收工作。

  15、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留置砼试块。每浇注50M3 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的50M3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并根据需要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上一篇:二级建造施工辅导之不发火水磨石地面施工
下一篇:灌注应注意的质量问题和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