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造价工程师 >> 考试资讯 >> 土建技术与计量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技术与计量(土建)---涵洞
涵洞和桥的区别,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单孔跨径小于5m,多孔跨径总长小于8m的统称为涵洞;而圆管涵及箱涵则不论孔径大小、孔数多少,都叫作涵洞。
(一)涵洞的分类
1. 按构造形式不同分类
涵洞可分为圆管涵、拱涵、盖板涵、箱涵。
(1)圆管涵。圆管涵的直径一般为0.5-1.5m。圆管涵受力情况和适应基础的性能较好,两端仅需设置端墙,不需设置墩台,故圬工数量少,造价低,但低路堤使用受到限制。
(2)盖板涵。盖板涵在结构形式方面有利于在低路堤上使用,当填土较小时可做成明涵。
(3)拱涵。一般超载潜力较大,砌筑技术容易掌握,便于群众修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涵洞形式。
(4)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但因施工困难且造价较高,一般较少采用。
例题、砌筑技术容易掌握,超载潜力较大的是[ ],
A、 盖板涵
B、拱涵
C、箱涵
D、圆管涵
答案;B
分析;一般超载潜力较大,砌筑技术容易掌握,便于群众修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涵洞形式。箱涵适用于软土地基,但因施工困难且造价较高,一般较少采用。
2.按洞顶填土情况不同分类
涵洞可分为明涵和暗涵。
(1)明涵。洞顶无填土,适用于低路堤及浅沟渠处。
(2)暗涵。洞顶有填土,且最小填土厚度应大于50cm,适用于高路堤及深沟渠处。
3.按建筑材料不同分类
涵洞可分为砖涵、石涵、混凝土涵及钢筋混凝土涵等。
4.按水力性能不同分类
涵洞可分为无压力式涵洞、半压力式涵洞、压力式涵洞。
(1)无压力式涵洞。水流在涵洞全部长度上保持自由水面。
(2)半压力式涵洞。涵洞进口被水淹没,洞内水全部或一部分为自由面。
(3)压力式涵洞。涵洞进出口被水淹没,涵洞全长范围内以全部断面泄水。
例题、暗涵洞顶最小填土厚度应大于[ ] cm
A、50
B、80
C、100
D、120
答案;A
分析;暗涵。洞顶有填土,且最小填土厚度应大于50cm,适用于高路堤及深沟渠处。
例:山区公路跨过山谷的路堤较高,泄洪涵洞埋置较深,根据泄洪流量可选用的泄洪涵洞形式有( )。
A.明涵
B.圆管涵
C.盖板涵
D.拱涵
E.箱涵
(二)涵洞的组成
涵洞由洞身、洞口、基础三部分和附属工程组成。在地面以下,防止沉陷和冲刷的部分称作基础;建筑在基础之上,挡住路基填土,以形成流水孔道的部分称为洞身;设在洞身两端,用以集散水流,保护洞身和路基使之不被水流破坏的建筑物称为洞口,它包括端墙、翼墙、护坡等。
为防止不均匀沉陷,将涵洞全长分为若干段,每段之间以及洞身与端墙之间设置沉降缝,使各段可以独自沉落而互不影响。
例题、涵洞由[ ]和附属工程组成。
A、洞身B、端墙C、洞口D、基础E、护坡
答案:A、C、D、
(三)涵洞的构造
1.洞身。
洞身是涵洞的主要部分,它的截面形式有圆形、拱形、矩形(箱形)三大类。
为充分发挥洞身截面的泄水能力,有时在涵洞进口处采用提高节. 圆形管涵不采用提高节。
2006题、、当涵洞纵坡为6%时,通常采用的设计方案是(c,d )
A洞底顺直,基础底部不设防滑横墙B 洞底顺直,基础底部加设防滑横墙
C 基础做成连续阶梯型D 基础分段做成阶梯型E 设置跌水井
(1)圆管涵。圆管涵以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管涵最为常见。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静力工作性能良好,混凝土的用量小,制造简单,移动时也很方便。一般可分为刚性管涵和四铰式管涵。
1)刚性管涵。刚性管涵在横截面上构成一个刚性环,圆环厚度随直径大小和填土高度而变。
2)四铰式管涵。采用四铰式管涵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圆管的应力,以节约材料。铰分别布置在最大弯矩处,即涵洞的两侧及涵洞的顶部和底部。
由于四铰式管较刚性管应力减小很多,所以它不仅可以缩小截面尺寸,减少配筋数量,而且可以采用纯混凝土来建造。
(2)拱涵。拱涵的洞身由拱圈、侧墙(墙台)和基础组成。拱圈形状普遍采用圆弧拱。
(3)矩形涵洞。盖板涵是常用的矩形涵洞,由基础侧墙(涵台)和盖板组成。
盖板涵的过水能力较圆管涵大,与同孔径的拱涵相接近,施工期限较拱涵短,但钢材用量比拱涵多,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拱涵低。因此,在要求通过较大的排洪量,地质条件较差,路堤高度较小的设涵处,常采用盖板涵,且常采用明涵。
例题、圆管涵特点[ ]。
A、 圆管涵的直径一般为0.5-1.5m
B、 低路堤使用受到限制
C、 受力情况和适应基础的性能较好
D、 圬工数量少,造价低
E、 圆管涵两端不需设置端墙
2.洞口建筑
涵洞洞口建筑在洞身两端,连接洞身与路基边坡。
(1)涵洞与路线正交的洞口建筑。涵洞与路线正交时,常用的洞口建筑形式有端墙式、八字式、井口式。
1)端墙式。端墙式洞口建筑为垂直涵洞轴线的矮墙,用以挡住路堤边坡填土。构造简单,但泄水能力较小。
2)八字式。八字式洞口除有端墙外,端墙前洞口两侧还有张开成八字形的翼墙。八字翼墙泄水能力较端墙式洞口好,多用于较大孔径的涵洞。
3)井口式。当洞身底低于路基边沟(河沟)底时,进口可采用井口式洞口。水流汇入井内后,再经涵洞排走。
(2)涵洞与路线斜交的洞口建筑。涵洞与路线斜交时,洞口建筑仍可采用正交涵洞的洞口形式,根据洞口与路基边坡相连的情况不同,有斜洞口和正洞口之分。但常被采用是斜洞口。
3.涵洞的基础
涵洞的基础一般采用浅基防护办法,即不允许水流冲刷,只考虑天然地基的承载力。除石拱涵外,一般将涵洞的基础埋在允许承压应力为200kh以上的天然地基上。
(1)洞身基础。
1)圆管涵基础。圆管涵基础根据土壤性质、地下水位及冰冻深度等情况,设计为有基及无基两种。有基涵洞采用混凝土管座。出入口端墙、翼墙及出入口管节一般都为有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采用无基:岩石地基外,洞顶填土高度超过5m;最大流量时,涵前积水深度超过2.5m者;经常有水的河沟;沼泽地区;沟底纵坡大于5%。
2)拱涵基础。拱涵基础有整体基础与非整体基础两种。整体式基础适用于小孔径涵洞;非整体式基础适用于涵洞孔径在2m以上,地基土壤的允许承载力在300kPa及以上、压缩性小的良好土壤(包括密实中砂、粗砂、砾石、坚硬状态的粘土、坚硬砂粘土等)。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整体式基础,以便分布压力,也可加深基础或采用桩基。
3)盖板涵基础。盖板涵基础一般都采用整体式基础,当基岩表面接近于涵洞流水槽面标高时,孔径等于或大于2m的盖板涵,可采用分离式基础。
(2)洞口建筑基础。为防止洞口基底被水淘空而引起涵洞毁坏,进出口应设置洞口铺砌以加固,并在铺砌层末端设置浆砌片石截水墙(垂裙)来保护铺砌部分。
4.沉降缝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不得交错。沉降缝应以有弹性和不透水的材料填塞,并应紧密填实。
5.附属工程
涵洞的附属工程包括:锥体护坡、河床铺砌、路基边坡铺砌及人工水道等。
上一篇:技术与计量(土建)---地下工程
下一篇:技术与计量(土建)---桥梁下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