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工程经济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课程: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视频课程简章
工程类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二级造价师 一级建筑师 二级建筑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结构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工程类  注册测绘师 环评工程师 城乡规划师 房地产估价师 电气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造价实训 BIM
财经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统计师 初级审计师 中级审计师 基金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
健康类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健康管理师 育婴师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中医养生保健师 小儿推拿师
综合类  导游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实训 软考高级职称 软考中级职称 英语翻译资格 公共英语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管理与实务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浅谈目标责任成本在项目法施工中的运用与探索

  项目中的责任成本控制是对企业本身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通过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确定收入与支出配比和责任层次要求,编制各层次责任成本预算,制定各部门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工程的实施情况给予过程性奖惩兑现,从而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控制行为。实施项目责任成本是施工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责任层次和成本费用,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开展“全员参与,控制过程”的管理模式,实行职工收入与绩效评比挂钩,按规定兑现奖惩,把目标责任成本通过项目中的管理体制网络落到实处,以较少的成本支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降低工程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标责任成本的控制过程

  在项目法施工中,目标责任成本控制过程分为:确定控制网络、划分责、权、利;确定可控成本费用;编制标后预算;进行内部验工计价;责任成本核算、分析;成本考核。

  (一)、确定责任成本的管理网络,明确责、权、利

作为施工企业的责任成本控制,以独立核算的工班为基础,以施工处(或专业施工队)为基本责任主体,根据职能简化、责任明确的原则,合理划分可控成本费用,赋予施工处相应的责、权、利,实行责任成本一包到底。项目部既是该项目的责任中心,又是各施工处责任成本的汇总和管理部门,形成层次分明的责任中心:工班责任中心、施工处责任中心、项目部责任中心,其目的以核算该级所控制的各项成本、费用及其差异。

  (二)、确定成本费用的可控性

按照责任明确的责权范围,确定可以量化的责任目标及考核内容,形成责任成本中心。

工 班:以工班长为中心,确定制造成本,即工、料、机费用;

施工处:以施工队长为中心,确定责任成本,即工、料、机费用,其它直接费、间接费;

项目部: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确定目标责任成本,即工、料、机费用,项目部管理费、其它间接费、不可控成本费用及上交公司管理费用。

  (三)、责任成本标后预算

责任成本标后预算中,既要有工、料、机等数量指标,也要按照根据不变费用、可变费用、折减系数算出的工、料、机的价值指标,便于实际中的可操作性。

  (四)、内部验工计价

验工即为各施工处当月的目标责任成本,计价即为各施工处当月的制造成本,各队验工以报表形式上报公司,计价细分为临时工程计价、桥路隧工程计价、大堆料计价、机械费计价、运杂费计价、项目部材料费计价。细分计价方式有利于成本核算、实际成本费用的汇总。

  (五)、责任成本核算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反映施工耗费和计算工程实际成本,为企业管理提供可靠信息。通过对各项支出的控制,力求以最小的施工耗费取得较大的施工成果,并计算出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为分析、考核、预测和计划工程成本提供科学依据,分工班、施工队、项目部三级核算体系,主要核算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它直接费和施工管理费等。责任成本核算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六)、责任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报表及其它相关资料,全面了解、分析成本动态,系统研究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和形成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正确认识和掌握成本动态的规律性,通过成本分析,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便于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损失和浪费,为预测成本、编制下期成本计划与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对该项目的整体责任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它是成本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成本的综合分析和单项分析,其中单项分析又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现场经费和间接费的分析。

  (七)、成本考核

每一阶段要对工程核算成本、计划成本、及相关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职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职工的“被动”为“主动”,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成本考核是对成本预控的一种有效手段,成本考核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对成本任务的考核;(2)、对施工处完成计划情况的考核;(3)、对工班的工、料、机等定额完成情况的考核;(3)、对项目部和施工处的管理费用使用情况的考核。

  二、工程成本管理控制体系

工程成本管理控制体系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业务归口、责权结合”的原则,使项目经理能够利用正式组织的网络,使职工遵循和执行相应的政策和程序,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指标系统、核算控制系统及分析预测系统。

  (一)、指标系统

指标系统是对计划指标和实行指标的分解下达、汇总、平衡、计算等。

  (二)、核算、控制系统

核算、控制系统指对各种施工生产经营耗费进行经济核算,并按预定标准进行控制。

  (三)、分析、预测系统

分析、预测系统是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分析,以及预测成本变化趋势和成本降低的完成情况。

  三、成本管理具体内容和控制方法

工程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对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的工程成本,进行系统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的总称,成本管理的目的,在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保证质量安全前提下,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工作,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一)、成本管理的具体环节

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控制、核算、考核。

  (二)、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

1、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做到提高职工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2、 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节约材料的消耗,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①、改进技术操作方法;②、交流推广节约材料、能源的先进生产经验;③、采用废旧材料;④、制定材料的消耗限额,并加强材料的比选、采购、保管、发放、退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领、退料签认和现场清理制度。

3、 节约施工管理费用,做到精打细算,节约开支,实行指标分管,反对铺张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压缩编制,尽量减少非生产性人员和人浮于事的现象。

4、 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尽量避免返工,使工程实施一锤定音,一步到位。

5、 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合理组织安排施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工程成本控制任务

工程成本控制按时间发生顺序,可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一)、成本事前控制,做好成本预测

在施工前,对影响成本的有关因素进行事前预测与规划,具体作法有: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拟定相应成本计划,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建立建全成本控制责任制,把成本计划指标层层落实,制定具体目标,分清经济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降低成本。

  (二)、成本的过程控制,及时正确地核算工程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形成和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进行日常控制,根据合理的费用标准及科学成本计算方法,在规定的期限内,计算出已完工程成本,及时合并及分配施工费用。

  (三)、成本的事后控制,以改进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的事后控制,指在施工全部或部分结束后,对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加以总结,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考核,以便采取措施,改进成本的管理工作。

  在项目法施工中,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也与其它管理工作有密切关系,是建设性、创新性过程,而不是惩罚性过程,是一种激励性机制。制定合理的目标责任成本,使其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既要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与收益,同时又能实现利润,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才是其目的的真正意义所在。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实施阶段中的五大责任主体
下一篇:浅议施工中房屋增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