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工程经济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课程: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视频课程简章
工程类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二级造价师 一级建筑师 二级建筑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结构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工程类  注册测绘师 环评工程师 城乡规划师 房地产估价师 电气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造价实训 BIM
财经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统计师 初级审计师 中级审计师 基金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
健康类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健康管理师 育婴师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中医养生保健师 小儿推拿师
综合类  导游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实训 软考高级职称 软考中级职称 英语翻译资格 公共英语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管理与实务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干旱区水利的生态观

  水利在干旱区极为重要,但它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也对天然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影响,迫使我们从更广和更深的角度反思干旱区水利工作本身。水利,已成为影响干旱区生态系统最深远的因素,它不仅要为国民经济服务,也更应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它涉及的自然生态生存权的再分配、减少人为干扰、需水管理和社会治理已成为干旱区的水利工作者从理论到实践应具有的基本生态观念。只有这样,水利行业才能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以更客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并可能成为干旱区生态系统的代言人。

  1 生态系统生存权的再分配

  干旱区有两大占主导地位的系统,一是与天然河、湖水系对应的天然绿洲生态系统,另一个是人类开发利用河、湖水资源形成的人工绿洲生态系统〔1〕。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干旱区的经济发展都是以开发利用河流、湖泊的水资源为前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水利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逐步挤占天然生态系统生存空间和水资源量的过程,两个系统此长彼消。人类对水资源利用得越多,占用天然生态系统的水资源也越多,对生态系统的

  影响也越大。从宏观的角度看,干旱区水利的本质,更是一种生态系统生存权的再分配。我们回顾水利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它对干旱区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以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在新疆由于国民经济对水利的依赖性,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都很高,河道断流、湖泊消失已成为最普遍的现象,干旱区河流中、下游天然生态系统趋于消亡,并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产生巨大的影响。

  2 生态保护的核心是减少人为干扰

  干旱区水利工作大都是通过建设水利工程,使河流湖泊的天然水资源通过水利工程的引导和调蓄,引离天然河道,为国民经济服务。干旱区天然绿洲生态系统则是千百年来由河流水系提供的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生长着适合当地条件的天然植被系统。这一系统的规模和种类,按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确定下来,其稳定性远高于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对水利行业讲,只要不改变或恢复水条件,天然生态系统的状况就可以稳定或恢复到一定的水平。生态保护的核心“是要限制或取消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各种干扰,充分利用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①。天然生态系统不是需要我们去做什么工程去人为调节,为生态系统“供”水,而是要我们尽可能的减少或者取消人为干扰。目前,水利行业上存在着把修建水库、水闸等减少或限制自然生态系统水量的工程冠以“生态闸”、“生态水库”等“生态”含义,把增加灌溉面积用以种树种草所增加的用水量,冠以“生态用水”,这不仅在概念上造成误导,也对干旱区生态保护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2〕。水利工作者应以系统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改变目前还存在着的违反干旱区特点的提法和作法,以最小干扰的态度保护干旱区的生态系统。

  3 水利管理的核心是需水管理

  从水利行业技术角度来讲,以需定供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的最终结果就是将河道的水量全部引走,这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干旱区水利的管理必须从需水管理的角度来控制国民经济的总用水量。

  建立需水管理的决策机制,改变几十年来水利围绕国民经济需水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的状况,是目前干旱区水利最迫切的任务,也是改变水利从“为国民经济服务”向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观念转变的核心内容。在需水管理中,当国民经济提出新增需水要求时,决策者通过分析,研究满足这一需求的可行性方案,新增的需水可以从河道、湖泊中直接取水、外流域调水来满足,也可以通过节水来满足,或者限制需水总量而部分满足。当该需水方案与当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一致而否定新增需水要求,转而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一个流域的国民经济总用水量和当地的生态系统用水量将是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这对干旱区引水率极高的流域,和在规划中对下游河道有输水要求的河流尤为重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近几年在国家大量投入资金进行治理的同时,其主要源流区的开荒仍在继续〔3〕,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总耗水量仍在增长〔4 ,5〕,如不能对流域总用水量从需水管理的角度加以有效控制,塔里木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中确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新疆哈密地区的资源转化战略,需要一定的水资源作保障,但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应首先分析其需水量的合理性。在一定新增需水量的范围内,通过流域内节水实现新增需水是可能的,但超过这一范围,外流域调水则成为唯一的选择,而这一选择意味着水资源紧缺区之间的水资源转移和巨额的资金投入,并使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出现问题。

  4 应以工程治理和社会治理并重

  水利行业长期以来重视工程技术治理,而忽视了同样重要的社会治理〔6〕,这一点在干旱区水资源管理中非常突出。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社会治理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水利行业及其工作者应从过去只重视工程治理向社会治理方向转变,同时努力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对水利建设和管理在整个干旱区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深刻地理解,跳出就水利言水利的思维方式,以更宏观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行业行为,避免出现主观上为了保护生态而实际上是损害生态系统的情况;二是水利在干旱区所起的核心作用,并不意味着水利部门有权或有能力决定一条河流的价值和命运。河流水量仅以国民经济用途来判断其价值,在理论上研究如何减少干旱区的生态需水量等方法,无疑是缺乏客观和公正性的。在干旱区,一条河流代表着一个绿洲生态系统,其价值决不仅仅是有多少水能被引走利用,以及如何引走这类我们认为可以解决的水利问题所能涵盖。一条河流还应该留多少水,应由多学科和相关部门来共同确定。目前在干旱区的重大治水决策过程中,水利行业在技术决策方面客观存在的主导地位,不利于重大决策的客观性,同时也给水利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

  实践证明,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管理问题,远不是水利部门一家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各行业及部门的理解、合作和支持,更需要水利系统外科研力量的参与。特别是鼓励更多社会科学工作者参与水问题的讨论,将有利于治水从工程技术治理转向社会治理,有利于科学和客观地决策。

  考试考试网特别推荐: 免费视听 网校辅导 在线模考




上一篇:水文站屋面开裂漏雨探讨
下一篇: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