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工程经济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课程: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视频课程简章
工程类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二级造价师 一级建筑师 二级建筑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结构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工程类  注册测绘师 环评工程师 城乡规划师 房地产估价师 电气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造价实训 BIM
财经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统计师 初级审计师 中级审计师 基金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
健康类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健康管理师 育婴师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中医养生保健师 小儿推拿师
综合类  导游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实训 软考高级职称 软考中级职称 英语翻译资格 公共英语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管理与实务辅导资料 >> 文章内容

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及对策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必然依托某种资源优势,以资源而发展,因资源而壮大。古埃及文明依尼罗河而起,古巴比伦文明因两河流域而起,印度文明源于恒河流域而起,而中华文明从黄河而起。可依托的资源主要有水、土和矿藏等。到了现代社会,还增加人才资源为主的某些经济发展带,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京阪神地区等。全球主要经济带,几乎全部都是以水和水系为纽带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长江沿岸,京津、广深港、青烟、福厦、旅大等中心都是以水为依托。北美的大湖带,沿大西洋带,沿太平洋带;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带,都是以水为依托,水在经济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江流域是典型的大河流域。从水资源看,长江上、中和下游水资源量分别占流域的47%、47%和6%;从土地面积看,长江上、中和下游土地面积分别占流域的56%、28%和16%,而2000年长江流域上、中和下游地区的GDP分别占流域的23%、27%和50%,流域内资源的分布与国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势尚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
  从水能资源看,长江流域本身存在着不平衡状况,全流域理论蕴藏量2.68亿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资源蕴藏总量的40%;其中可能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有1。97亿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275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可能开发水能资源总量的53.4%,但水能资源的分布也是西部多、东部少,长江上游地区蕴藏量占全流域的80%以上。
  同时,流域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长江流域以水为依托,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经济带。据2001年统计,长江流域经济能力GDP达33000亿元,约占全国的34.4%。经济强度单位国土面积的GDP为全国平均的1.8倍。其中长江沿江带的龙头——长江三角洲经济中心,经济能力占全国15.8%,经济强度为全国平均的14倍。以人口平均GDP而言,长江流域为全国平均的1.07倍,而长江三角洲经济中心则为全国平均的3.3倍。
  长江流域经济能力,以东、中、西划分,2001年的经济能力,大致如下:
  东部地区:沪、苏、浙三省市,占流域面积的5%,人口13%,经济能力38%;
  中部地区:皖、赣、鄂、湘、豫四省,占流域面积39%,人口48%,经济能力38%;
  西部地区:川、渝、滇、黔、陕、甘、青七省市,占流域面积56%,人口39%,经济能力23%。
  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涉及到多部门的合作。其总的目标应当实现资源与需求、开发与保护、社会与部门之间的平衡。这些平衡均应以人类生存质量为最高目标,而不是以笼统模糊的整体效益为最高标准。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是既包括流域水资源开发,考虑发电、水运、供水的经济效益,也考虑社会、生态、环境和安全的需要;既考虑上、中、下游沿岸的发达地区的需求,也要考虑周围山丘地区还比较贫困的人口需求,也就是说党中央明确的达到共同富裕的平衡。
  在长江流域内减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开发西部。西部开发与长江开发是完全一致的,就人口而言,西部开发的半壁江山在长江流域。长江上游又位于中国西部的枢纽地带、南水北调西线的关键区域,长江上游的开发是西部开发的前提。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经济发达、实力雄厚的区域,对支援西部大开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资源开发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灾害防治和能源、矿产等供给。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在西部大开发中各自承担了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人是长江的主人,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起根本的影响。现在长江流域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5%;城市人口占25%。国家发展的结果,农业人口必然要减少,即使是在农村,小农式或合作式农业也必然向集约式规模化发展。把农民捆在几亩土地上,是永远也富不起来的。把农民培养成工业劳动力,走向城市,把土地让给有农业技术的农工去耕作是发展趋势。
  长江的防洪、水土流失、灌溉等问题,大都是因为农业、耕地、粮食包括油棉三方面产生的。在目前形势下,长江流域要保证一定的种粮户,作为一条治江的基本策略,对防洪、治土、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有很大的影响。经集约或规模化发展,固定了流域基本农田和经营者,把大量农民通过培训,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参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大转移,对于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洼地防洪和提高节水水平会发生巨大的作用。大片山地可以封育山林,部分耕地可以退田还湖,灌溉节水能力可以提高,东西部不平衡状态可以逐渐缩小。
  建立更加公平的资源开发和利润分配机制。水、土地和矿藏等自然资源是属于国家的公共资源,当某部门或企业借用国家和民间资金去开发某种资源时,必然会使部分长久居住此地的农民失去土地或移民他处。失去土地资源的农民应该享有资源带来的长期利润收入,而不是一次性补偿,这样才更公平合理,也容易使失去土地的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另外,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利益相关者(包括农民)应该始终参与,这是符合现代公共资源管理的做法。另一方面,通过适当增加开发成本,可以防止开发部门(常常是垄断部门)的暴利,使开发行为更加谨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有利。这样做,不仅使资源所在地继续得到开发时的GDP数字,也可使当地居民享受长期的利润回报。至于利润分配的比例可以通过法律和政策建立一种机制,实施时可通过谈判解决,先进国家有大量公共资源管理的经验可供借鉴。
  落后地区要建立开明和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环境,引进人力资源。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显示出比自然资源更为重要。有了人力资源不仅可以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支撑,而且可以引进外地的资源为本地服务。人才的引进主要靠软硬环境,好的用人环境要靠政府去营造。区域自然条件对于经济发展固然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应该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和宽松的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如瑞士,仅是阿尔卑斯山的内陆小国,自然资源也不丰富,但他的经济实力是世界最强的国家之一。所以,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还是政策环境,地方政府是大有可为的。(考试考试网一级建造师编辑整理)


上一篇:一级建造:长江流域雨水资源利用
下一篇:水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