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教育
老实说,我读这本小册子,不知道该如何定位,虽然名字是《给青年建筑师的信》,但作者并不想写成《建筑入门》之类的文章,看他的语气犹如在抱怨、分析和给自己打气,中国自古以来,做建筑师都是一门手艺,像鲁班,而不是艺术,更像是“技艺”,所以当你成为建筑师,很具体的问题就是打算解决大众居住的问题还是寻找自己独特的情趣,是谋道还是谋食?让我很惊讶的是汉宝德回忆自己开始要对照美国中产的建筑平面图时,自己是“全家挤在一个房间,用公共厕所,在院子里烧饭”,却需要努力去想“把厕所放在卧室的旁边,厨房设计在客厅的边上”,美国式的住宅一开始就是建筑师的某一种画饼充饥,这样的“美国梦”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是不可以理解的,环境比原来改善了,选择的兴趣也多元了。
很多建筑未尝不是建筑师脑海里的某一种欲望或者观念的延伸,作者认为建筑是一门需要横向思考的学问,思考空间的位置,思考居住的宗旨。我忽然想到《世说新语》里的段子,那些在卧室里裸体的人斥责外面的闯入者怎么跑到自己的衣服里去,这里的建筑观念似乎把住宅当成自己的时装,这样的想法恐怕在建筑师看来并不荒诞。
其实要一位建筑师去现身说法,可以给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说点什么呢?老建筑师没有将职业神圣化,没有给他很多光圈,而是仔细分析这个职业的光明和黑暗,分析建筑的“通识观”的养成。为什么作者需要用很多篇幅去谈和建筑没很大关系的东西?甚至出现“建筑师要有爱心”,恐怕在一般建筑学入门的人看,这些会不会显得迂阔些,汉宝德自称是一个保守主义者,经世致用与人文关怀在他的行文中是结合在一起的,他在审美上,倾向于和谐质朴,对于形式上的“为颠覆而颠覆”有着尖锐的批评。
我记得他曾在《轻利重义的建筑师》一文中感喟“也许建筑作为一种行业,本质上就是贪婪的,缺乏公益精神。建筑师基本上为有钱人服务,他们的报酬是按建筑造价的比例来收取,努力工作所得到的代价与设计品质高低、投入精力多寡无关,而与花掉业主多少钱有关。所以聪明的建筑师喜欢与拥有政商权力的重要人物为伍,对于社区与大众缺乏兴趣。”他在各种场合所提及的“庶民的建筑”多少是要让每个人都拥有被庇护的权利,这当然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大庇天下寒士尽开颜,能让建筑本身拥有一种儒家倡导的入世精神,这可能在道与器两个面,都完全不可以隔离开的,他把这个称为“大乘的建筑观”,用建筑本身来“风化”,不是简单的孤芳自赏。他自认为建筑这种职业是卑微的,世上没有卑微的职业能有英雄式的表现的……“伟大的建筑原是社会的产物,建筑师等于一件乐器、一支号角,看这个社会如何吹奏而已,所以建筑水平的低落,一方面没有良好的乐器,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不懂得如何吹奏的社会”,我自己觉得把建筑师变为号角,是不是一位中国知识分子难以越过的藩篱,当然,那已经不是建筑自身的职业需求,而是“士”的理想所在。
上一篇:建筑大师华南理工教授何镜堂“大器晚成”
下一篇:建筑师与忽悠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