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工程经济 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工程项目管理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课程: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视频课程简章
工程类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师 二级造价师 一级建筑师 二级建筑师 咨询工程师 一级结构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工程类  注册测绘师 环评工程师 城乡规划师 房地产估价师 电气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 水利水电工程师 化工工程师 给排水工程师 造价实训 BIM
财经类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 初级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统计师 初级审计师 中级审计师 基金从业 证券从业 期货从业 银行从业
健康类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卫生职称考试 临床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健康管理师 育婴师 中医康复理疗师 中医养生保健师 小儿推拿师
综合类  导游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 心理咨询师 社会工作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经理 人力资源实训 软考高级职称 软考中级职称 英语翻译资格 公共英语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行业新闻 >> 文章内容

品质重于泰山 服务跨越五洲

——访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军先生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房屋建筑承包商,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依托十分显赫的行业地位和全方位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建筑的A 股发行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追捧,发行定价为4.18元,募集资金501.6亿元,申购资金达到18570亿元,是2009年度IPO开闸以来最具影响力的IPO项目。

  中国建筑此次上市将为A股市场再添蓝筹,对于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投资者充满期待。笔者特约采访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军先生。

  笔者: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以及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具有全球领先的行业优势。中国建筑的A股股票上市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分析公司发展的本质,易总能否向我们具体介绍下公司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有哪些?

  答:中国建筑拥有多元化协调一体的业务结构,各项业务都取得优秀的成绩,“中国建筑,品质重于泰山;过程精品,服务跨越五洲”的公司形象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我们认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来自于几个方面:

  首先是我们有十分突出的行业地位和卓越的公司品牌。公司拥有的“中国建筑”和“中海地产”两个产业品牌,位居国际和国内同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列。“中国建筑”凭借优异的质量、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在2007年度世界著名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成为中国内地入选的32个世界知名品牌之一。“中海地产”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业内树立了“诚信卓越”的良好品牌形象,得到了内地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中海地产”品牌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公司品牌排行榜第一名,品牌价值达99亿元。值得庆贺的是,我们在今年全球《财富》杂志最新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排名中跃升93位,位列第292位,冲入了世界前三百强。

  其次,我们的经营业绩与盈利能力多年来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近三年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快速增长,公司2008年净利润达27.45亿,净资产收益率为17.8%。我们是建筑类仅有的一家连续四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 级的企业,并获得第一任期(2004-2006 年)“业绩优秀企业”称号。

  第三,我们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企业集团之一。作为中国“走出去”最早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我们的国际化程度很高,累计在境外100 余个国家和地区承建项目超过5,000 项,尤其在中国香港和澳门、新加坡的业务在当地位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第四,我们有显著的土地储备优势,房地产业务在中国主要经济区域布局合理。目前拥有土地储备约3,427 万平方米,在国内同行业位居前列。我们在大型经济园区开发、新城区规划建设以及旧城区改造等房地产业务的拓展方面也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

  第五,我们具备一体化优势,业务间协同效应明显,已经形成四个一体化经营格局:房屋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一体化;国内与国际一体化;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基础设施工程承包与投资运营一体化。

  笔者:中国建筑关于房建业务的发展目标是向高端转型,请问公司是如何定义高端房建市场,作为转型方向的考虑是什么?高端房建市场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答:我们将国家和地区的标志性项目(如央视、水立方、上海环球、广州西塔等)、国家投资的重点重要工程(如红沿河核电站、国家博物馆改造、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站等)和合同金额较大的房建项目(如华为上海基地、国贸三期等)定义为高端房建市场。高端房建项目由于其单体合同额较大,资源配置最优,能更好地为公司贡献盈利;同时高端项目通常投资能力较好,工程款支付到位,各项管理比较严格,资金运转良好;而且高端项目技术水平较高,技术措施使用得当可降低项目成本,从而相应提高项目盈利能力。

  从近年来国家投资情况分析,高端房建市场是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2008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2007年增长25.5%,加快0.6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8,167亿元,增长26.1 %。2009年仍然是建筑业高位运行的一年。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2011年的深圳大运会,以及国家的振兴东北计划、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长三角、珠三角、西南经济区的大力发展,国内的高端房建市场必将稳定持续发展。

  笔者:基础设施领域是目前投资者广泛看好的领域,已经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成功上市,从招股书可以看到,公司也正在进军这一市场,请问易总如何评估公司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公司现阶段该项业务的发展状况如何?

  答:公司在基建领域拥有30多年的经验,在核电站、路桥建设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依托多年来积累的大型工程项目承包的经验以及近年来铁路等交通基建市场的开放,我们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成长最快的企业。我们成功进入了铁路、特大型桥梁、高速公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市场,承接了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哈大高速客运专线铁路、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火车站、陕西蓝商高速公路、天津慈海摩天轮大桥、北京地铁四号线、大连红沿河核电站等一批代表性工程。

  此外我们还先后收购了南京长江二桥、南昌八一大桥、莱州港、沈阳皇姑电厂、南宁路桥等基建项目的运营权。在以基础设施投资带动总承包策略的指导下,我们正以BT 方式建设了长吉城际铁路、吉林江湾大桥、吉林市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长沙道路建设等,还计划投资建设太中银铁路、唐山滨海大道、阳盂高速公路等项目。

  2008年度,公司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业务的营业收入和分部利润分别达到177 亿元和5.7 亿元,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和分部利润合计的8.71%和6.57%。2008年度,公司新签基础设施业务合同额为378 亿元。我们预期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业务的收入及盈利贡献将进一步快速提升。

  笔者:我们都知道,中国建筑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国际业务是我们投资者十分关心的业务,请易总介绍一下近几年中国建筑国际业务的发展情况和盈利情况?上市后海外业务在整体业务中的地位是否变化?

  答:中国建筑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是中国企业中经营历史最久、品牌最优、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我们把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定位在高端市场,坚持“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市场策略,在国际范围内开拓了一批优势市场,形成较为合理的国际化市场布局。目前,我们形成了以中国香港和澳门、新加坡、越南为中心的东南亚市场,以阿尔及利亚为中心的北部非洲市场,以及以赤道几内亚、刚果(布)为中心的中部非洲市场,以博茨瓦纳、南非为中心的南部非洲市场,以阿联酋为中心的中东市场,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市场,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为中心的中亚市场。我们已承接了像中国香港新机场客运大楼、俄罗斯联邦大厦等这样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影响力的项目。

  我们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近年持续快速增长,新签合同额由2000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7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1.7%。截至2008 年12月31日,累计签订合同额448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96亿美元。

  国际化是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上市后公司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

  笔者:房地产业务板块是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请问公司房地产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哪里?将如何协调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的关系?

  答:房地产开发经营是我们的重要业务之一,我们的房地产业务由中国海外和中建地产构成。公司旗下的中国海外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海外打造的“中海地产”是中国最具价值的房地产品牌之一。从1988 年开始,中国海外发挥在香港房地产市场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竞争优势,大力拓展中国内地市场,通过全国性布局与规模化扩张,通过精品策略与专业化运作模式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管控体系。此外,公司八大建筑工程局在国内长年积累的广泛营销网络,与建筑房地产业务一体化优势已成为我们开展中低档房地产开发、打造大众精品地产品牌--“中建地产”的强有力支撑。近期,中建地产成功地创新了工程承包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截止2008年底中海地产土地储备超过2300万平方米,中建地产土地储备超过1000万平方米。

  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们长期看好,未来十年,房地产行业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结合今后房地产市场的不同需求,我们对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中海地产定位于内地一二线城市及港澳地区专营高中档精品住宅及商业地产,公司下属中建地产主要业务定位是大众精品住房和保障性住宅开发,符合国家的房地产业政策导向,目前主要从事二线城市周边地区和三、四线城市中低档住宅的开发业务。利用我们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长期积累的广泛营销网络,中建地产将在大型经济开发园区、新城区规划建设以及旧城区改造等项目领域有所作为,并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障性住宅供应商。

  笔者: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最核心因素,尤其是对于中国建筑这样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竞争的企业而言,易总最后能否向我们介绍下公司的人才状况和技术状况呢?

  答:这是我们公司最自豪的一点,公司是中国建筑类人才最丰富、整体人员技术及专业管理水平最高的企业之一,这也将成为中国建筑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最重要依托。

  经过50多年国际国内的市场搏击,我们已锻造出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把握市场脉搏的管理团队,公司高管绝大部分是从行业内的基层做起,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同时,我们也培育了一批职业化程度高、经验丰富的专业化、国际化人才。我们拥有工程技术人员51,808人,占员工总数的48%,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全国工程设计勘察大师13人,包括国内知名专家在内的专家委员会委员10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8人,教授级高工820人,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1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9,500多人,注册建造师和注册造价工程师8,134人,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2,249人,技师和高级技师2,136 人。

  依托这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我们具备了行业领先的管理能力和科技研发实力。比如说,我们在高层、超高层及复杂空间钢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安装技术等10 余个领域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技术中心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是建设部批准的建筑行业唯一一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试点。截至2008年,公司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及发明奖51项,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77 项。

  依托这支非常优秀的队伍,我们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在此也请广大投资者放心,秉承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理念,在资本市场,相信我们这个团队将为大家创造出更丰厚的回报!(公司巡礼)

 




上一篇:中国建筑上市首日机构大举扫货
下一篇:精品泽千秋,荣耀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