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 >> 二级建造师 >> 考试资讯 >> 行业新闻 >> 文章内容

青岛市建筑业全面推行“双卡”管理

山东省青岛市建委把党中央、国务院关爱建筑农民工的要求落实在精细周到的工作之中,以强烈的前瞻意识和责任意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将人性化关怀和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融合在一起,于2008年创新推出了建管亲情卡和爱心工资卡(以下简称“双卡”),在全国同行业中引起强烈反响。   2008年12月,国务院领导在“青岛市多措并举维护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的信息上作出批示,对青岛以“双卡”为载体,维护建筑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把脉问诊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青岛市建筑业从业人员约10万人,外地入青人员约占71%%;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约占15.6%%,初中文化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84.4%%;持证上岗的技术工人占一线操作工人总数的40%;外省市在青设劳务输入办事处的仅有1家。   以上事实和数字,给青岛市行业主管部门很多启迪:一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总体素质不高;二是外地入青农民工所占比重较大,青岛基本属于建筑劳务输入性城市;三是农民工群体规模庞大,但组织化程度较低,流动性强且以自发无序流动为主;四是农民工自我维权知识较少、意识较淡、能力较低,基本权益易受侵害,享受的公共服务和救济不足;五是农民工持证上岗率仍不够高,技能水平偏低,与建筑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不相适应。   在解决矛盾中前行,在创新探索中进取。2007年底,青岛市建委建管局组织副处长以上干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把脉问诊,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又集中到了局领导的案前:农民工工作单位变化多,流动性大且无序,从业记录不连续,主管部门、建筑企业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农民工的信息,导致不能有效地管控和服务农民工,不利于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管理、技能培训、生产生活管理,更不利于开展维权和保稳定工作;行业信息不畅,致使企业招工与农民工择业同时存在困难;随着政府对农民工权益的重视,一些恶意讨薪行为侥幸成功,竟出现了以此为盈利手段的讨薪专业户,而对极少数农民工的恶意讨薪及其他失信甚至违法行为无从“确诊”;对部分企业存在的隐性拖欠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查询手段和认定依据,给农民工维权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尚在探索阶段,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其基本权益易受侵害,但享受的公共服务和救济不足。   如何有的放矢地解决建筑农民工工资拖欠这个老大难问题?青岛市建委建管局强化“以人为本,雨前送伞”、“预防为主,早期介入”的理念,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在多地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实施了声势浩大、覆盖面宽的建筑农民工“双卡”工程。 联动推进   对建筑业农民工实施“双卡”管理,是一项新生事物。建筑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推进不会很顺利。   部分施工企业感到,在“双卡”推行初期,信息采集量大,且农民工流动量大而无序,会给企业增加不小的工作量。同时,建筑农民工的高度流动,势必会增加企业办理、管理“双卡”的费用。施工企业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推行“双卡”对企业长远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所以出现了不愿意推行或推行不主动的现象。   大部分建筑农民工感到,推行建管亲情卡意义不大,原来没有还不是一样考勤?办卡需要费用,刷卡需要时间,每天要打两次,约束,麻烦,费力!所以在推行初期,出现了部分农民工不配合或有抵触情绪的现象。   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尽快将“双卡”在全市推开,青岛市建委建管局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宣传引导。针对建筑农民工文化程度低,认识新生事物能力弱等特点,青岛市在当地各类媒体全面宣传报道推行“双卡”的意义,并利用工地夜校、培训等机会,向农民工讲解“双卡”的使用意义及方法。   免费办卡。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惠及全市建筑农民工的新举措。市长办公会上,市领导一锤定音:由市里拨出专门经费320万元,免费为建筑农民工办理“双卡”。   联动推进。青岛市建委建管局建立了“分片包干、每周检查、定期汇报、限时解决”的联动推进制度。以处(室、站)为单位组成9个小组,将市内4区划分成9个责任区,每个小组负责1片,采取全覆盖式检查法,对所有在建工程工地进行检查,逐项统计,每周在局长办公会上报告。局领导集体会诊,全面督察,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部门定人、限期解决。   媒体通报。针对部分企业不能严格按照要求推进“双卡”的行为,建管局通过媒体及时曝光,在全行业形成强势推进的态势。去年12月份,对未在规定时间上报11月份应发工资信息和未通过爱心工资卡发放农民工工资的43个市内4区工程项目予以通报批评,并对所涉及的企业及项目经理分别扣除管理考核分数5分、10分。   由于措施得力,管理严格,2008年,青岛市内4区建筑工地及劳务分包企业共发放建管亲情卡63419张,爱心工资卡37843张,安装掌形仪200台。 功能强大   建管亲情卡具有4大功能。一是存储功能。亲情卡上共存储着农民工个人基本信息、劳动合同信息、培训教育信息、从业流动信息、考勤记录信息、工资发放信息、市场行为信息7大类信息,基本上涵盖了主管部门和企业所需要掌握的各类信息。二是读取功能。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培训管理机构、施工现场项目部、持卡人等均可依据权限随时读取数据库中的相应数据信息。三是统计功能。亲情卡上所有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PDA自动传输至主管部门和企业数据管理平台,主管部门、企业可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管理。四是考勤功能。亲情卡既可作为农民工信息卡使用,又可通过“掌形机考勤系统”作为企业对农民工的考勤卡使用,为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管理手段,同时又节省了企业对农民工的管理成本。   爱心工资卡体现5大优势。一是两地支取。爱心工资卡分为一卡一折,既可以方便农民工本人在务工地支取,又可以方便其家属在家乡支取。二是提取方便。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在全国的覆盖面大,特别是对于偏远山区的农民工来说,在家乡支取现金同样十分方便快捷。三是信息及时。银行发放工资的信息,通过网络即时传送给授权企业、受领人和主管部门,有手机的农民工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银行工资发放信息通知。四是安全性高。折和卡丢失或损坏后,邮政储蓄银行既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即时挂失、补卡等服务,又可以限定每日提取现金的最高额度。五是成本较低。经过积极协调,邮政储蓄银行在为农民工办卡的过程中提供成本费用折扣服务。 成效凸显   “双卡”工程实施一年来,青岛市建筑业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建管亲情卡的推出,实现了4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提高全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了全市统一、科学的农民工动态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连续的农民工电子档案,可对建筑农民工实施动态、系统、长期、有效的管理。二是有利于提高建筑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从业水平,全面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三是有利于维护建筑农民工和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杜绝拖欠工资和恶意讨薪等失信和违法违规行为。四是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爱心工资卡的推出,实现了3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民工工资的发放情况实施有效、适时监控。二是有利于减少农民工与企业之间因缺少工资发放凭证或欠款证据而产生的工资纠纷。三是有利于农民工工资的安全,避免失窃或其他不可抗因素导致的丢失等现象的发生。“双卡”的实行,从根本上实现了清欠工作由“被动等”到“主动找”,由“阶段抓”到“日常管”,由“后治理”到“先预防”的根本转变。 2008年春节后到2009年春节前,青岛市共受理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投诉上访共计302起,涉及施工企业89家,涉及农民工人数达2575人,涉及农民工工资1976.22万元,分别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49%、62%、32%、31%。


上一篇:江苏建筑业明确今年五大主要任务
下一篇:慈溪市建设局“三个载体”全力提升服务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