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第一讲价格原理和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
这节课我们要讲解第一章第一节价格原理和第二节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
二.重点.难点
价格的基本原理、工程造价的有关概念。
三.内容讲解
大纲要求:
(一)熟悉价值、价格的概念和支配价格运动的规律;
(二)熟悉工程造价的有关基本概念;
第一章 工程造价管理概论
本章考核知识点有:
(1)熟悉价值、价格的概念和支配价格运动的规律。
(2)熟悉工程造价的有关基本概念。
(3)掌握工程造价的有关基本概念。
(4)熟悉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5)熟悉工程造价咨询及其管理制度。
本章属于新大纲的增加部分,2004年占8题,共10分。2005年的考核重点有:
(1)掌握价值、价格的概念和价格的作用、价格的构成。
(2)掌握工程造价的概念、特点、作用和计价特征。
(3)掌握工程管理造价的基本内容,国外造价管理的特点。
(4)掌握造价工程师执业的素质要求、技能结构和执业。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功能、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资质等级、标准及执业范围。
第一节 价 格 原 理
一、价格的形成
价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商品价值。
(一)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因此,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商品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商品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二是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
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在价格中表现为物质资料耗费的货币支出;劳动者创造的补偿劳动力的价值V,表现为价格中的劳动报酬货币支出;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m,在价格中表现为盈利。前两部分货币支出形成商品价格中的成本。由此可见,价格形成的基础是价值。
例:商品的价值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构成,其中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商品价格中表现为( )。
A.劳动报酬货币支出
B.企业所获取的利润
C.劳动报酬货币支出和赢利
D.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C
(二)价格形成中的成本
1、成本的经济性质
成本是指商品在生产和流通中所消耗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它属补偿价值的性质,是商品价值中C和V的货币表现。生产领域的成本称为生产成本,流通领域的成本称为流通成本。
价格形成中的成本不同于个别成本。价格形成中的成本是社会平均成本,但企业的个别成本确系形成社会成本的基础。社会成本是反映企业必要的物质消耗支出和工资报酬支出,是各个企业成本开支的加权平均数。企业只能以社会成本作为商品定价的基本依据,以社会成本作为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2、成本在价格形成中的地位
成本在价格形成中的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是价格形成中的最重要的因素。
(2)成本是价格最低的经济界限。
(3)成本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
3、价格形成中的成本是正常成本
正常成本是指反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消耗的成本,也即商品价值中的C和V的货币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正常成本是指新产品正式投产成本,或是新老产品在生产能力正常、效率正常条件下的成本。非正常因素形成的企业成本开支属非正常成本。非正常成本一般是指:新产品试制成本,小批量生产成本,其他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成本。在价格形成中不能考虑非正常成本的影响。
(三)价格形成中的盈利
价格形成中的盈利是价值构成中的m的货币表现,它由企业利润和税金两部分组成。
(四)影响价格形成的其他因素
价格的形成除取决于其价值基础之外,还受到供求和币值等因素的影响。
1、供求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商品供求状况对价格形成的影响,是通过价格波动对生产的调节来实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种含义是商品的社会需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市场供求状况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产品中的分配是否和社会需要相一致。从短时期看,供求决定价格;而从长时期看,则是价格通过对生产的调节决定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
2、币值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价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价值,这就决定影响价格变动的内在因素有二:一是商品的价值量,二是货币的价值量。在币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增加,必然导致价格的上升;反之价格就会下降。在价值量不变的条件下,货币的价值量增加,价格就会下降;反之价格则会上升。因此,币值稳定,价格也会稳定。
除币值和供求对价格的形成产生影响之外,土地的级差收益和汇率等也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商品价格的形成产生影响,甚至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格的形成。
二、价格的职能
所谓价格职能,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在国民经济中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就其生成机制来看,商品价格职能可分为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两部分。
(一)价格的基本职能
1、表价职能
价格的最基本职能就是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表价职能是价格本质的反映表价职能虽然是在商品交换中通过货币媒介产生的,但价格执行表价职能既在商品交换中,又不在商品交换中。表价职能在商品交换中,使价格成为交换双方完成经济行为的主要条件,也可以衡量商品交换经济效果和功能要求的满足程度。在非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格的表价职能则主要是向市场主体传递信息,是提供他们进行市场行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2、调节职能
如果说价格的表价职能是价格本质的反映,那么,价格的调节职能就是价格本质的要求,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所谓价格的调节职能,是指它在商品交换中承担着经济调节者的职能。一方面,它使生产者确切地而不是模糊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了解了自己商品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别;了解了商品价值实现的程度,也即商品在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另一方面,价格的调节职能对消费者而言,既能刺激需求,也能抑制需求。
(二)商品价格的派生职能
商品价格的派生职能是从上述两项基本职能派生出来的,它包括价格的核算职能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职能。
1、核算职能
价格的核算职能是以表价职能为基础的。
2、分配职能
价格的分配职能是由价格的表价职能和调节职能所派生的。
(三)价格的作用
实现价格职能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效果就是价格的作用。价格作用是指价格职能的外化,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价格是实现交换的纽带
2、价格是衡量商品和货币比值的手段
3、价格是市场信息的感应器和传导器
4、价格是调节经济利益和市场供需的经济手段
总之,价格在同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经济杠杆作用。
三、价格的构成
(一)价格构成与价值构成的关系
商品价格一般由4个因素构成,即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利润和税金。
价格构成以价值构成为基础,是价值构成的货币表现。价格构成中的成本和流通费用,是价值中C+V的货币表现;价格构成中的税金和利润,是价值中m的货币表现。
(二)流通费用
流通费用是指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它包括由产地到销地的运输、保管、分类、包装等费用,也包括商品促销和管理费用。它是商品一部分价值的货币表现。流通费用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1)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2)按照与商品流转额关系分类,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3)按照计入价格的方法分类,可分为从量费用和从值费用。
(三)价格构成中的利润和税金
1、利润
利润是盈利中的一部分,是价格与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和税金之间的差额。价格中的利润可分为生产利润和商业利润两部分。
(l)生产利润。生产利润包括工业利润和农业利润两部分。
(2)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商业销售价格扣除进货价格、流通费用和税金以后的余额。包括批发价格中的商业利润和零售价格中的商业利润。
2、税金
税金是国家根据税法向纳税人无偿征收的一部分财政收入。从它和商品价格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外税一般以收益额为课税对象,不计入商品价格,如所得税等。价内税一般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计入商品价格。
价内税是价格构成中的一个独立要素。由于商品的价格种类很多,价内税的种类也很多。主要有:
(1)营业税。它以营业额为课税对象。
(2)消费税。
四、支配价格运动的规律
价格运动是由价格形成因素的运动性决定的。价格运动受一定规律支配。支配价格运动的经济规律主要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一)价值规律对价格的影响
价格总是通过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来实现价值规律。
(二)商品供求规律对价格的影响
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是共同对价格发生影响的。供求规律要求社会总劳动应按社会需求分配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供求关系就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运动过程,也就是价格从偏离价值到趋于价值,再到偏离价值的运动过程。
(三)纸币流通规律对价格的影响
纸币流通规律就是流通中所需纸币量的规律。它取决于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表达式如下:
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平均周转次数
当流通中的货币多于需要量,作为货币的黄金就会退出流通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当流通中的货币不能满足需要时,货币又会从贮藏手段转化为支付手段进入流通。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强制通用的货币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但可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但纸币没有贮藏职能,如果纸币流通量超过需要量,纸币就会贬值。此时,它所代表的价值就会低于金属货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格就会随之提高。纸币流通量不能满足需要时,它所代表的价值就会高于金属货币的价值,此时价格就会下降。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货币必要量/流通中纸币总量
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强制通用的货币符号。纸币流通规律是支配价格运动的经济规律之一。下列关于纸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纸币具有贮藏职能,并可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B.纸币没有贮藏职能,当纸币流通量超过需要量时,商品的价格就会提高
C.纸币没有贮藏职能,当纸币流动量超过需要量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D.当流通中的纸币不能满。足需要时,纸币可从贮藏手段转化为支付手段
答案:B
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是支配价格运动的经济规律,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价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商品价值,因此,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B.供求关系的变动影响价格的变动,而价格的变动又会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动
C。纸币流通量不能满足需要时,它所代表的价值就会高于金属货币的价值
D.价格通常是或高或低地偏离价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E.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符号,具有贮藏职
答案:BCD
第二节 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
一、工程造价及其特点
(一)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有如下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显然,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在投资活动中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形成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有这些开支就构成了工程造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就是工程投资费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就是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第二种含义: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士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显然,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前提的。
通常,人们将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认定为工程承发包价格。应该肯定,承发包价格是工程造价中一种重要的,也是最典型的价格形式。它是在建筑市场通过招投标,由需求主体——投资者和供给主体——承包商共同认可的价格。工程承发包价格被界定为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
所谓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是以不同角度把握同一事物的本质。对建设工程的投资者来说,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就是项目投资,是“购买”项目要付出的价格;对于承包商,供应商和规划、设计等机构来说,工程造价是他们作为市场供给主体出售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总和,或是特指范围的工程造价,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需求主体和供给主体在市场追求的经济利益不同,因而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目标不同。从管理性质看,前者属于投资管理范畴,后者属于价格管理范畴。但二者又互相交叉。从管理目标看,作为项目投资或投资费用,投资者在进行项目决策和项目实施中,首先追求的是决策的正确性。其次,在项目实施中完善项目功能,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投资费用,按期或提前交付使用,是投资者始终关注的问题。因此,降低工程造价是投资者始终如一的追求。作为工程价格,承包商所关注的是利润和高额利润,为此,他追求的是较高的工程造价。
区别工程造价的两种含义,其理论意义在于为投资者和以承包商为代表的供应商的市场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区别二重含义的现实意义在于,为实现不同的管理目标,不断充实工程造价的管理内容,完善管理方法,更好地为实现各自的目标服务,从而有利于推动全面的经济增长。
例:建设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从业主和承包商的角度可以分别理解为( )。
A.建设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工程承发包价格
B.建设工程总投资和建设工程承发包价格
C.建设工程总投资和建设工程固定资产投资
D.建设工程动态投资和建设工程静态投资
答案:A
(二)工程造价的特点
由工程建设的特点所决定,工程造价有以下特点:
1、工程造价的大额性
2、工程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
3、工程造价的动态性
4、工程造价的层次性
工程造价有3个层次: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如果专业分工更细,工程造价的层次就增加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而成为5个层次。
5、工程造价的兼容性
(三)工程造价的职能
工程造价的职能既是价格职能的反映,也是价格职能在这一领域的特殊表现。
工程造价的职能除一般商品价格职能以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职能。
l、预测职能
2、控制职能
3、评价职能
4、调节职能
(四)工程造价的作用
1、建设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依据
2、建设工程造价是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
3、建设工程造价是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
4、工程造价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
5、建设工程造价是合理利益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
二、工程造价的计价特征
工程造价的特点,决定了工程造价的计价特征。
1、计价的单件性
产品的个体差别性决定每项工程都必须单独计算造价。
2、计价的多次性
合同价属于市场价格的性质,它是由承发包双方,也即商品和劳务买卖双方根据市场行情共同议定和认可的成交价格,但它并不等同于最终决算的实际工程造价。实际造价是指竣工决算阶段,通过为建设项目编制竣工决算,最终确定的实际工程造价。
3、造价的组合性
工程造价的计算是分部组合而成。其计算过程和计算顺序是: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价。
4、方法的多样性
计算概、预算造价的方法有单价法和实物法等。计算投资估算的方法有设备系数法、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等。
5、依据的复杂性
由于影响造价的因素多、计价依据复杂,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以下7类:
(1)计算设备和工程量的依据。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等。
(2)计算人工、材料、机械等实物消耗量的依据。包括投资估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等。
(3)计算工程单价的价格依据。包括人工单价、材料价格、材料运杂费、机械台班费等。
(4)计算设备单价的依据。包括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进口设备关税等。
(5)计算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依据,主要是相关的费用定额和指标。
(6)政府规定的税、费。
(7)物价指数和工程造价指数
(一)静态投资与动态投资
静态投资是以某一基准年、月的建设要素的价格为依据所计算出的建设项目投资的瞬时值。但它含因工程量误差而引起的工程造价的增减。静态投资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和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等。
动态投资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预计投资需要量的总和。它除了包括静态投资所含内容之外,还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涨价预备费等。动态投资适应了市场价格运行机制的要求,使投资的计划、估算、控制更加符合实际。
静态投资和动态投资的内容虽然有所区别,但二者有密切联系。动态投资包含静态投资,静态投资是动态投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动态投资的计算基础。并且这两个概念的产生都和工程造价的计算直接相关。
(二)建设项目总投资
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投资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在选定的建设项目上投入所需全部资金的经济行为。建设项目按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包含铺底流动资金在内的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总投资只有固定资产投资,不含上述流动资产投资。建设项目总造价是项目总投资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投资主体为了特定的目的,以达到预期收益(效益)的资金垫付行为。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是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重建项目的资金投入行为,是形成固定资产的主要手段。更新改造投资是在保证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通过以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原有技术,以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资金投入行为,是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房地产企业开发厂房、宾馆、写字楼、仓库和住宅等房屋设施和开发土地的资金投入行为。其他固定资产投资,是按规定不纳入投资计划和用专项资金进行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的资金投入行为。
基本建设投资是形成新增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的主要手段。
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二者在量上是等同的。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也就是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二者在量上也是等同的。这也可以看出工程造价两种含义的同一性。
(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亦称建筑安装产品价格。它是建筑安装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是比较典型的生产领域价格。
上一篇: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第三讲现金流量与资金的时间价值
下一篇:佛山市2007年造价师继续教育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