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悄然崛起
从整个行业看,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不知道融资租赁好处的不多,正是因为了解而迟疑进入。因为,融资租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目前企业内部掌握这种知识的人并不多。融资租赁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虽然在银行有很好的信用额度,但用在不熟悉的领域还是不放心。加上政府的准入门槛设置得比较高,人们对融资租赁依然是观望的多,使用的少。怎么做,谁来做的问题不解决,他们还是愿意针对不同用户,使用比较熟悉且不受政策限制的赊销、寄售、分期付款等在上世纪6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信用销售方式。进入20世纪,中国把银行按揭引入工程机械的信用销售,因为有先天的缺陷,目前处于半停半开的状态。
由于信用销售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定单,同时带来了大量的信用风险,目前规模稍微大点的工程机械设备制造企业都设立了自己“金融服务”部,一方面开展非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另一方面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对金融本身的热爱和兴趣,而是面对销售过程的资金占压、信用风险、财务报表的丑化、以及借口服务问题拒付应付账款等问题,必须设立一个机构,一方面加强对风险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集中整合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
这些大型企业人才济济,为了配合信用销售,他们引进了大批金融人才、风险控制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如果说他们缺乏对信用销售的风险控制意识是不对的,但是怎样做才能最有效地控制风险,不是想做就可以做到的。因为除融资租赁外,其他几种信用销售方式都有不可修补的天生缺陷。而企业目前并没有打算进入融资租赁领域,只是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用户的信用上,如此下来,显然“守信用”的用户不多,过去的信用销售方式是达不到企业通过金融服务扩大销售的目的。
首先金融服务部门和产品销售部门本身就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前者强调稳健,后者强调销量。销售部门抱怨金融服务部门不给提供融资限制了销售,金融部门抱怨销售部门只管前面的销售,不管后面的风险。从各自立场看,谁都没有错误,因此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其次大多数施工单位都采用租赁的方式使用工程机械,因此设备制造厂的用户大都是中小企业,有的甚至是个人,他们的信用往往难以掌握,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难以避免信用风险。其三,尽管有些银行还在用按揭的方式提供工程机械采购的融资,但大都是维持性业务,不可能再有飞跃式增长。再有就是企业内部上下之间认识不统一、部门之间认识不统一,对于一个需要系统管理的销售方式,整合内部的难度甚至超过整合外部资源。
融资租赁对于承租人来说是以融物的方式达到融资的目的,他们在租赁过程中始终得不到现金,降低了资金对不良承租人的诱惑;租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特征降低了对承租人的信用要求;融资租赁是金融与贸易的结合体,它也解决了销售部门和金融服务部门的矛盾;融资租赁的高保证金比例增加了承租人的违约成本,增加了责任心和还款责任,减少了恶意拖欠;融资租赁隔离了厂商与承租人的法律关系和财务联系,加速厂商资金回笼,减少用户因为厂商服务不到位为借口恶意拖欠应付款。在美国80%的设备是通过融资租赁采购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融资租赁在国外能成为企业第二大融资采购渠道,其他的信用销售模式几乎绝迹的原因。
目前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工程机械设备的融资租赁还很难在中国普及,但它的发展道路人们已经看得很清楚:在传统的销售方式出现问题后,企业采取信用销售方式促销产品。由于发现用户信用很难控制,坏账率不断上升,企业找不到有效的风险控制,必须转向融资租赁方式销售产品。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发现用户不仅关心融资,还关心税收以及会计处理方面带来的好处,因此又开始转向经营租赁(经营租赁是按照传统租赁会计处理方式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的方式促销自己的产品。从传统销售到经营租赁,企业经历了一条从销售产品为主到销售服务为主的转变过程。这是工程机械发展的必由之路。早进入融资租赁可以少走弯路。因为不管是从企业管理还是风险控制,信用销售的控制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所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租赁在法律和会计上更有优势。
(爱上考试网造价工程师)
上一篇:从质量互变规律谈建筑造价
下一篇: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研究